奇趣中華:江山代有英雄出

[2024.03.08] 發表

【明報專訊】古代朝代更迭,戰事頻繁,出現不少著名軍師、將領,也衍生至今仍在運用的俗諺,例如「英雄所見略同」,當中提及的「英雄」,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豪傑呢!

相同想法的人

東漢末年出現「三國時期」,即天下分成魏、蜀、吳三國,三國勢力一度相近,均有重要的人才,在謀略運用、行軍打仗上各有千秋,包括為蜀國效力的著名軍師諸葛亮。史書《三國志》記載,曾為東吳(後來的吳國)名將周瑜效力的功曹(即幕僚)龐統,在周瑜死後為劉備(後來建立蜀國的人)效力,在一次的宴席上,劉備與龐統說起往事,問他:「記得從前我到東吳,聞說周瑜曾向孫權(東吳國君)提議把我扣留,是不是有這樣一回事?」龐統回答有,劉備便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原來當時諸葛亮極力阻止劉備前往東吳,預計他會遭扣留,想法與周瑜一樣!當時劉備沒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差點就遭到暗算。後來人們以「英雄所見略同」形容想法一致的人。

■學一學

一時瑜亮

「英雄所見略同」的「英雄」是周瑜和諸葛亮,在歷史上他們都是有智慧謀略的人,而且聰明程度不相上下,因此有成語「一時瑜亮」形容兩名同樣出色、表現不相伯仲的人。

半路殺出「程咬金」

戰事有「英雄所見略同」的時候,也會出現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的意外狀况。俗諺「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便指事情中途出現意外狀况,這句出自名將,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將程咬金(又稱程知節)。

在唐代,有不少以歷史人物為基礎,加上虛構情節寫成的演義小說,例如《隋唐演義》。這些演義小說描繪的程咬金雖然不是特別厲害的人物,但卻特別有運氣,他的武器稱「板斧」。他經常在半路伏擊,基於運氣,他還未使上所有技能已能殺敵,因而衍生「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來指帶來意外狀况的人。

三道板斧

在演義小說中,程咬金最厲害的絕招是「天罡三十六斧」,即能以板斧使出三十六道招式,不過他往往只會用上幾道招式,予人並不特別厲害的印象。後來形容人只懂得皮毛、只會一些小伎倆,會以「只會使出幾道板斧」或「只有三道板斧」指人不怎麼厲害,只會雕蟲小技。然而據歷史記載,程咬金其實是一代名將,並非只會小伎倆。

■知多點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對於歷史上的大小事件,除了如實記載發生過程的史書,也有運用想像力、加添虛構情節創作的「演義小說」。著名演義小說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要注意的是,它與記述歷史事件的《三國志》有別,《三國演義》加添了故事情節。例如「一時瑜亮」在演義小說中,由作者發揮想像力,想像周瑜對上諸葛亮時,每每遇上艱難會心有不甘,因此有「既生瑜,何生亮?」之說,意思是既然有了我周瑜,為什麼還要有諸葛亮呢?這是虛構的情節,但由於小說引人入勝,也深入民心,這句成了流傳後世的諺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22期]

更多教育
語文小錦囊:能啟發人就是英雄
【明報專訊】閱讀可以吸收新知識,也能受到啟發及影響,人生觀或會隨之改變。不少著名作家,除了愛寫作,也喜歡看書,梁實秋(1903-1987)在... 詳情
講故事:小強與小盆栽
【明報專訊】小強是一個非常我行我素的小孩子,他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被爸爸媽媽管教。 例如今天一早,小強起牀後,因為太懶惰,臉也不洗、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