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收件匣:網絡欺凌犯法嗎?
【明報專訊】網絡欺凌愈趨普遍。青協「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2023年3月公布有關網絡欺凌調查,3488名受訪12至24歲青年中,逾五成(53.4%)曾遇網絡欺凌。
■基礎知識
網絡欺凌犯法嗎?
《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賦權私隱專員就「起底」及相關罪行作刑事調查及檢控,以及賦予私隱專員法定權力要求停止披露「起底」信息。
任何人未經資料當事人同意而披露他的個人資料,並有意圖或罔顧是否會導致當事人或其家人蒙受指明傷害,例如滋擾、騷擾、纏擾、威脅或恐嚇,或對當事人或其家人造成身體、心理傷害或財產受損,便可構成「起底」罪行。「起底罪」分兩級,「第一級罪行」最高可罰款10萬元及囚兩年,如披露行為已導致資料當事人或其家人受「指明傷害」,則可被控告「第二級罪行」,最高罰款100萬元及囚5年。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
●模擬事件
解答者: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青年工作幹事關姑娘Kelly
若自己或身邊的人成為網絡欺凌的對象,你會如何處理?
你曾遇上以下的情G嗎?
◆事件一:與朋友吵架被杯葛
我和朋友們習慣每天約打網上遊戲,其中一名朋友的技術很差,經常連累我們隊伍輸,我一向取笑他「廢」、「垃圾」。有一次他氣得立即離開遊戲,第二天上學時更對我不理不睬。晚上我在WhatsApp群組內邀約大家打機但無人回覆,我自己上線玩,但發現他們全部人都在線上。後來,我得知他們開了新群組但沒有邀請我加入。我覺得那名朋友很小氣,我只是言語上逗他玩,他卻拉攏其他朋友杯葛我,我是否要報復,應如何做?
回應:
雖然朋友間互相鬥嘴、開玩笑很常見,但也要視乎對象。若你的用語令朋友感到不舒適及不開心,你應真誠地檢討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在這段關係上有何不足。若你只想報復、公開責備或挑釁對方,彼此的爭執更加不會平息。建議你可真誠地向對方道歉,再訴說自己的感受,例如你可表達不認同他杯葛你的行為,希望他向你道歉等。雙方可討論對大家來說合適的相處和溝通之道,尊重大家的想法。
◆事件二:在社交媒體遭抹黑
我不知道我得罪了誰,突然間有人在Instagram開假帳戶抹黑我,謊稱我私生活不檢點。謠言傳開後,同學們不再跟我來往,我每次看見同學說話都會覺得他們在討論我,壓力很大,在學校不時落淚,我覺得很辛苦。
回應:
很明白你的無力感,建議你向朋友、教師和社工求助,有需要的話可使用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平台聯絡我們,我們在指定時間有職員提供網上輔導及WhatsApp輔導服務,可以和我們傾訴心事,我們亦會定期舉辦活動開放給情緒受困的青年參與。
(主要學習重點:資訊素養的內涵與正面價值觀)
■投稿收件匣
若同學有任何煩惱或心事想傾訴,歡迎隨時電郵聯絡至eduwk@mingpao.com,或向明報教育facebook專頁傳送文字信息,若主題和內容合適或會被刊登,讓專業人士和讀者一同細聽你的心聲。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