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常識:課堂沉悶的原因

[2023.10.05] 發表
(圖:skynesher@iStockphoto)

【明報專訊】你上課時會感覺沉悶嗎?

這或許是心理影響呢!

■新聞節錄

2023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結果出爐。在10個獎項中,香港大學團隊以研究學生和教師上課沉悶的情G與關係榮獲教育獎。每名獎項得主獲象徵式發放一張面值10萬億津巴布韋元(簡稱津元)的廢鈔。

時任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譚琬恩(現為多倫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在2020年發表一項研究,以本港兩間中學437名學生和17名教師做實驗,研究老師自覺授課沉悶會如何影響學生也感到沉悶,繼而損害他們的學習動機。結果發現,老師自感沉悶除了會令學生學習動機下降外,如學生誤認為老師對自己授課感到沉悶,也將降低他們的學習動機。

譚琬恩等研究人其後在今年刊登的一份文章跟進研究,分別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和港大課堂做研究,進一步證實以下假說:學生誤認為老師感授課沉悶促成「自我實現預言」,他們也會因此感沉悶。得獎團隊成員之一、港大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濬靈在得獎感言中感謝評委會「克服沉悶」創造搞笑諾貝爾獎,「讓人們獲得歡笑,並進而思考」。

【節錄自《明報》〈港大研究「悶堂」獲搞笑諾貝爾獎〉,2023.09.16】

■新聞概念

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美國社會學家William Isaac Thomas(1863-1947)於1928年提出,當人定義了某些情形會真確發生時,最終會導致所想像的結果真確地出現(If men define situations as real, they are real in their consequences)。後來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將這概念延伸,稱之為「自我實現預言」,意思是個人信念,不論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個人行為的抉擇,最終導致出現起初預計的結果。如上文提及,老師認為自己教書沉悶,就會令學生感到老師沒有生氣的沉悶教書方式,繼而認為上課是沉悶的,最終影響學習動機。

想法影響行為,導致結果

想參加比賽,卻又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最終沒有報名參賽,自然也沒有從比賽中得到任何收穫。「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是個人想法,並不一定是事實,如果換轉角度,「即使不一定能力很高,但還是想試試參加比賽」,這想法會推動自己報名參賽,最終亦有可能從比賽中有所得荂C自我的想法會影響事情的結果,正是「自我實現預言」的意思。

■想一想

你曾因自己的想法與別不同,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嗎?

文:鄭惠霞

圖:skynesher@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290期]

更多教育
奇妙大自然:香港也有「小鹿斑比」
【明報專訊】提到在香港野外出沒的較大型哺乳類動物,大多數人會想到野豬,或是早已於野外絕[的華南虎,可能忽略了另一種天性害羞、甚少在人前「露面...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