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羅興亞人 UNHCR駐孟加拉高官:
難民遷居損收容地生態
環保項目覓可持續平衡
戰亂和天災導致民眾流離他國避難,為收容國帶來的環境壓力常為人忽視。聯合國難民署 (UNHCR)科克斯巴扎爾辦事處高級營運協調員宋菁近日接受本報訪問,講解她跟進孟加拉羅興亞人難民營的工作和見聞。她坦言,難民為應付生活所需,從周遭大自然取用天然資源,確對環境造成不少影響,故署方推出不同項目,尋求在難民生活及環境生態之間實現可持續性。
科克斯巴扎爾縣(Cox's Bazar)位於孟加拉東南部,屬於該國第二大城市吉大港所在吉大港專區,跟緬甸若開邦接壤,多年來都是處理若開邦難民的重鎮。自2017年羅興亞難民危機後,該縣各個難民營收留大批由若開邦逃至的羅興亞難民。據UNHCR今年8月數字,孟加拉合共收容以羅興亞人佔絕大多數的約96.3萬人,當中有近92.5萬是新登記。今年1月上任的宋菁協助管理UNHCR就孟加拉難民情況回應的運作事宜,包括資源分配、伙伴關係管理、採購以至技術領域等。宋菁表示,上述的羅興亞難民從遮風擋雨的簡單居所到煮食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不少資源,而難民營本身在樹林,周遭林木就成為主要資源,但伐木造成不少環境影響。宋菁指從過去的衛星影像上,可見難民營所在地點從綠色變成黃色,林木被砍伐後泥黃土地顯現。另一方面,難民營內負責砍柴的多是婦女及兒童,帶來安全顧慮,故UNHCR後來向難民提供液化石油氣,減少砍柴需要,又在營區應用太陽能,安裝逾40塊太陽能板,為營內重要公共設施如水泵等供電,難民居所另裝設太陽能供電系統。
與此同時,UNHCR展開修復植被工作,宋菁指從高空照片可見,過去5年間,同一位置由土黃色再次變成綠色植被。她認為,應對大型人道危機時,應該一開始就考慮潛在的環保問題,否則等到安頓難民後才去想伴隨的環境問題,代價將會很大。
環境保護以外,難民營位處大自然,還可能出現難民跟當地動物生活習性有衝突的情況。部分難民營位處12條大象遷徙路徑的其中一條,過去曾發生大象衝入難民營導致有人受傷的事件。宋菁指UNHCR會跟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在難民營外圍築建「蜜蜂圍欄」,利用大象討厭蜜蜂聲音的特性來防止大象接近難民營。
UNHCR尋求平衡生態與難民生活上,還會遇上官僚制度和法律規例的挑戰,例如孟加拉政府規定難民居所只可用臨時材料建造,但竹製房屋既不防水也不防火,而且每年需耗用產量有限的竹枝維修,竹實非理想建材。因此,UNHCR正游說孟加拉政府,盼可改用磚之類建材,既可改善房屋質素,又可減少對環境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