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不應」行為適時更新 蔡若蓮:紅線非由教局任劃
【明報專訊】新推出的《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列明多項教師「應該」和「不應」做的行為。教育局長蔡若蓮昨稱,指引中的8項教師專業操守準則不會改變,但「應該」和「不應」事項則會適時更新。被問是否擔心指引推出會令教師流失更嚴重,蔡稱教師離開有各自的原因,不認為降低準則會令更多人願意入行。
指離職各有因 降低準則無助請人
局方稱指引中的「應該」和「不應」行為會適時更新。蔡若蓮稱有關安排並不代表「紅線由教育局任劃」,稱指引參考多份現有標準制定,已經「白紙黑字」列明,「亦有很多法例已經劃了紅線」。她稱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高過一般的市民,故有較嚴格的要求。
教師流失人數按年大增,被問是否擔心指引推出會令情况加劇,蔡稱教師離開有各自的原因,認為教師質素重要、道德要求高,亦不認為降低準則會令更多人願意入行。
被問可否教白紙示威 「一年級講呢張白紙有何意思?」
局方稱新推出的指引參考了1990年代制定的《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等文件制定。翻查資料,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中列明教師的義務包括「當公眾意見分歧時,應教導學生尊重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又稱專業教育工作者有權「對各種資料和觀點,包括有爭議性問題,運用專業判斷加以陳述、演繹和批判」等。蔡若蓮稱,教師現時仍可教授有爭議的議題,不認同新指引推出是「倒退」。被問到若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談及內地「白紙革命」示威,是否會違規,蔡若蓮反問為何要講社會正在發生的事,「講給什麼年級的人聽?一年級講呢張白紙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