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研聘曾援港內地醫生 首批5至10人 范鴻齡料每人留港不逾一年 醫委委員憂欠篩選

[2022.06.24] 發表
第五波疫情期間,內地醫護於亞博館協助照顧新冠患者。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前左一)當時形容兩地醫護已「撈埋一齊工作」。(資料圖片)
本港第五波疫情期間,港府曾向中央尋求協助安排逾300人的內地援港醫療隊,以「名譽僱員」身分來港協助抗疫。圖為首批75名醫護於今年3月中抵港,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前排左五)當日親自迎接。(資料圖片)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出席局方大會後見記者,交代一系列挽留公立醫院人手措施的進度,並公布擬推行「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於公立醫院引入早前曾來港協助抗疫的內地醫生。范承認有「心儀名單」,惟須視乎內地相關部門是否批准,目標首批引入5至10人,形容「情願做得慢齱A但一定要穩步前行」。(戎麗嘉攝)

【明報專訊】醫管局昨公布擬推行經醫委會審批「有限度註冊」,引入第五波新冠疫情曾來港抗疫的內地醫生。局方正與廣東省衛健委商議細節及醫生名單,冀下半年推行,首批目標引入5至10人。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形容公院醫護流失令人憂慮,冀藉此增加人手,日後或擴至護士、其他職系及中醫。有立法會議員料當局冀引入資深醫生作「參謀角色」,負責人手調配規劃等。有醫委會委員則稱當局事前沒諮詢,現猶如容許毋須招聘或篩選便進入公院,「唔擔心就假」。

正與粵商議 范鴻齡稱有心儀名單

第五波疫情期間內地曾派逾300人的醫療隊,以醫管局名譽僱員身分來港協助抗疫。范鴻齡昨交代「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概念時稱,上次合作很好,內地醫護專業精神令人敬佩,有助提升醫管局防疫水平,冀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中「有經驗、有水準」的醫生來港服務,尤其是曾來港協助抗疫的醫生。他稱有心儀名單,惟須視乎內地部門是否批准,目標首批可引入5至10人。他相信,該批醫生不能長時間來港,故擬採輪替制度,每人留港不超過一年。

薪酬看齊「有限度註冊」 日後或擴至護士、中醫等

范鴻齡稱,所有安排須符合兩地法律規定,擬定名單後將交由醫委會審批,以「有限度註冊」形式來港執業。薪酬方面,范稱該批醫生與其他有限度註冊醫生將「一視同仁」,表示不會影響醫管局優先聘用本地醫科生及現職公院醫生升遷。

林哲玄估計引入資深醫生當「參謀」

立法會醫衛界議員林哲玄估計,醫管局冀覓資深醫生當參謀角色,在人手調配規劃及抗疫給予建議,而非落手落腳醫病,「否則三頭六臂都搞唔掂」。他料該批醫生職位至少是部門或醫院主管,甚至是聯網行政人員。對於兩地醫療體系差異,林認為一年時間足夠他們「落地」了解並「做到好多洁v,相信問題不大。

醫委會委員林志釉稱,醫管局事前沒諮詢或通知醫委會,又謂早前內地醫護來港抗疫時沒考慮資歷,現猶如容許他們毋須招聘或篩選便進入公院,形容「唔擔心就假」。本身是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的林志釉憂慮,該批醫生學歷資格不足,亦有語言溝通問題。不過,一旦發生專業失當事故,醫委會有權監管,即使相關醫生離港或不出席研訊,醫委會仍可裁決影響對方在內地或海外執業資格。

公醫協會促勿損本地醫生機遇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則相信,不會有大批醫生來港,但期望醫委會做好把關,並促請醫管局確保計劃不礙本地醫生機遇和培訓。

全職醫生流失率7.9% 護士9.5%

本港公營醫療近年人才流失嚴重,醫管局昨公布截至今年4月的過去12個月,公院全職醫生流失率達7.9%,全職護士流失率達9.5%。范鴻齡形容令人憂慮,稱移民、轉投私營市場是醫護流失原因,強調局方將「多管齊下」紓緩人手短缺,包括增加副顧問護師及推出員工低息置業貸款計劃等(見表)。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港聞
元朗再停電1.3萬戶受影響 30分鐘恢復 料復修期間供電不穩
【明報專訊】本周二元朗朗屏港鐵站附近一條中電電纜橋起火,導致天水圍、元朗及屯門一度大停電,供電前日早上起全面恢復,中電曾稱未來數日供電可能不... 詳情
鄔滿海倡推動私營長者屋 研「二合一」公屋 房屋危機潛藏:人口老化家庭變細
【明報專訊】房屋規劃篇 房屋問題被視為香港回歸25年來社會積聚不少深層次矛盾的「罪魁」,各界一直集中討論建屋加快加量,回歸前後曾任房屋... 詳情
鄔:茤虷頂搢D難取締 倡發證書規管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7月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目標(即2049年建政100周年)提出對香港的4個期盼,其間表示希... 詳情
劉勵超促早公布2047地契自動續租 倡丁屋地封頂讓「自然死亡」
【明報專訊】25年前香港回歸,留下土地契約續期和丁屋權益等規劃地政難題,其中2047年地契「大限」逼近更引起關注。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為香港... 詳情
【明報專訊】疫情加上政經形勢變化,不少人移民和不少外資轉移業務,或會略減未來房屋土地壓力。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認為,政府不可以輕易因短期發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