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早設19項KPI 部分連年不達標 學者倡新政府先檢討為何達不到
【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將於上任百日內為指定工作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PI)」,協助他撰寫政綱的立法會議員黃元山亦倡議為公營房屋發展的部門訂立KPI,立法會日前亦通過議員議案引入公務員KPI。其實房屋署已設立多達19項「主要成效指標」,但部分主要指標連年不達標,其中自2014/15年度,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3年的指標連續7個年度未能完全達標,建屋量亦只有一個年度完全達標(見表)。房委會前委員兼學者劉國裕認為,新政府應先檢討房署KPI不達標的原因,並因應建屋能力和社會條件訂定新KPI。
上樓時間7年未完全達標
房署的「主要成效指標」自2013/14年度由15項增至19項,沿用至今。其中公屋一般申請和一人長者平均輪候時間的指標分別為3年及2年,隨茪@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於2014年9月突破3年,2014/15年度起便連續7個年度未能完全達標;提供新單位數目的指標每年因應項目進度而有不同,但自2014/15年度起計的7個年度中,只有2018/19年度完全達標。至於公屋擠迫戶佔比低於0.55%的指標,則在2019/20年度起連續兩個年度不達標。
翻新空置單位工程籌建時間達標
不過,房署亦有多項指標達標,其中翻新空置單位時間不多於44天的指標,自2013/14年度起計8個年度中,僅2017/18年度未能達標,該年度翻新單位平均需時47天。至於房署訂明60個月工程籌建時間、欠租率、空置率和地盤意外率的指標,在該段期間全數達標。
房署回覆稱,房委會訂立主要成效指標和指標水平時,大致考慮相關政策目標和提升現有指標的空間,若遇不達標,會檢討和改善。至於建屋量指標取決於政府土地供應及項目進度,而項目落成日期受惡劣天氣、地盤限制和承建商進度等多項因素影響。公屋輪候時間方面,房署稱繼續以平均約3年為一般申請者獲首次編配單位作長遠目標。
房署:續以3年上樓為長遠目標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表示,房署落實建屋量KPI時受外部因素限制,「過去數年有承建商有經營困難,有些是工程前預計不到有溶洞,現在(因通關問題)有些預製組件來不了」,預計來年建屋量亦受影響。她又認為,目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6.1年,約3年上樓的KPI難以做到,但若將上樓KPI定為例如6年,將惹來很大爭議。
劉國裕:太鬆沒意義 太緊不現實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特約教授劉國裕表示,房署並非沒有KPI,其機構計劃早有指標,認為新政府制定新KPI時,應檢視部門現有資源,檢討建屋量和上樓時間KPI長期不達標的原因,並考慮社會條件和建屋能力定出指標。劉國裕以輪候時間指標為例,「若6.5年(上樓),太鬆,達到都沒有意思,維持3年太緊又不現實」。他認為房署應交代達至「3年上樓」需額外興建多少公屋。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表示,房委會有需要保住3年上樓長遠目標,但可考慮調整實際上無法做到的KPI,又指房委會未有討論過不達標要有罰則的問題。
明報記者 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