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視覺傳感器 仿人眼適應光暗
【明報專訊】香港理工大學與韓國延世大學的科學家研發「仿生視覺傳感器」,仿效甚至超越人類視網膜,可適應光暗,有望用於無人駕駛車輛和工業用攝影機,提升影像辨識表現。
機器視覺系統要在光暗間「看到」物件,一般要靠精密電路、複雜演算法,擷取和處理影像。今次理大的發明以「傳感器」直接適應光暗,減少依賴後台運算。率領今次研究的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兼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助理院長柴揚稱,人的瞳孔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量,視網膜細胞則適應亮度。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具有獨特電學和光學特性的半導體二硫化鉬,製成近乎原子厚度的雙層超薄膜,並以此研製出用來探測光線的光電晶體管;再在雙層薄膜中引入「電荷陷阱態」,控制偵測光線的能力。
增攝影工具影像辨識表現
每一個「仿生視覺傳感器」均由這種光電晶體管的陣列組成。它們能模仿人類肉眼內分別負責偵測暗光和強光的視桿和視錐細胞。因此,傳感器能在各種照明環境下偵測不同物件,也能因應適應不同亮度轉換,範圍更勝人類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