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基金:建公營屋倘續延誤 10年恐少目標8% 促精簡程序 本研社批削公眾參與
【明報專訊】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未來10年房屋落成量預測報告,公營房屋供應短期繼續落後,過去9年落成量不達標,累計已短缺逾10.5萬伙,即約14條彩虹h,若繼續延誤,未來10年公營房屋預測落成量只有27.71萬伙,較長策30.1萬伙目標少近8%(見表);私人住宅供應亦可能因熟地供應減少,2027至31年或年均只有1.2萬伙,同未達長策目標。基金會促政府大刀闊斧精簡程序,加快推行新發展區。本土研究社則表示,報告提倡的精簡程序,會削弱公眾參與權。
公營屋缺逾10萬 近年15%公屋延誤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稱,公營房屋供應短期內續不達標,未來5年年均落成量約2.1萬伙,比長策目標少30%;長遠而言,若政府能按項目時間推進,未來10年有望達30.66萬伙,稍高於長策30.1萬伙,但仍未達政府早前宣布的33萬伙潛在供應量。報告估計,政府提前一年完成各新發展區及土地規劃程序,以及總房屋交付量增加5%,落成量可增至34.3萬伙;惟若出現延誤,最終供應量或僅27.71萬伙,較長策目標少7.94%。
基金研究總監、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說,過去公屋項目時常延誤,對未來10年供應可達約30.6萬伙不樂觀,報告分析2013/14至2024/25年度的公營房屋項目,發現每年平均有9個項目、涉15%公屋單位落成延誤。
稱大埔、葵涌、屯門有「隱藏延誤個案」
報告稱,至今發現了3個公營房屋的「隱藏延誤個案」,相信是冰山一角。3個項目中,大埔富蝶h第三期原定2024年落成,在大埔區議會作4次地區諮詢後,最新落成時間延至2030/31年;葵涌3個公屋發展計劃,即大窩口道及新葵街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以及重建葵安工廠大廈,因有發展商就區內重建項目對城規會提出司法覆核,連帶該3個發展計劃被暫時凍結;屯門新慶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亦因早期被發展商提司法覆核而影響進度。葉文祺批評,公屋供應量及建設進度缺乏足夠資訊透明度,無法有效監督。
私樓2027至31年均1.2萬 未達標
私營房屋方面,報告稱未來5年年均落成量預計約1.73萬伙,與過去5年年均數字相若,但2027至31年則只有年均1.2萬伙,未達長策目標。報告稱,目前政府主導的私樓熟地儲備,即賣地及鐵路項目供應已近乎耗盡,新發展區用地於2030年交付前,私樓土地供應將現斷層,如出現延誤,2027至31年年均私樓落成量更料僅1.04萬伙。
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認為,如需增加房屋供應,當局需大刀闊斧精簡程序,並以基建先行,加快推行新發展區、「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計劃。
陳劍青:政府「揀錯地」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留意到報告將未來房屋供應少、公屋延誤等歸咎發展程序,但事實是政府「揀錯地」發展,忽略爭議較少的閒置地及棕地。他又不同意報告形容大埔富蝶h因區議會陷入「無止境」討論而「延誤」,指區議會提出修訂只為更貼近地區需求,是有意義的討論,報告不斷提倡精簡程序,會削弱公眾參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