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5月35日》落幕 莊梅岩:倘禁反思才可悲 再公演無期 籲勿退至個人悼念亦放棄
【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事件33周年,過去3年均有公演或網上活動的六四舞台劇《5月35日》,今年在香港沒有任何活動。編劇莊梅岩說,《5月35日》一段時間內難再公演,舉辦學校巡演和公演多年的「六四舞台」據她理解亦已停運。她惋惜過去正常不過的活動,今天已難再成事,但深信《5月35日》不是創作的尾班車。以往的六四活動不再,她認為六四更重要的意義是反思歷史錯誤的空間,「我們不能討論、不能思考如何避免這種悲劇再發生,這樣對我而言才是可悲」。
明報記者 鄭啟智
信非創作尾班車 不擔心海外放映
2019年,莊梅岩與「六四舞台」合作,製作《5月35日》公演,反應熱烈得要加場演出,更奪得香港舞台劇獎多個獎項。團隊過去兩年均有籌備重演,惟基於疫情,分別改作網上播放和讀劇,今年在香港沒有任何活動,另有團體安排於六四前後在海外多個城市放映。對於海外放映,莊梅岩稱沒有擔心,因她已授權劇目監製和其他人使用作品,加上劇目早於3年前創作,認為當局沒理由追究她。
稱政治環境變差 團隊共識不冒險
去年初製作團隊仍打算重演,短短一年間,支聯會解散、多間傳媒停運,莊梅岩說政治環境愈來愈差,團隊共識是不宜冒險,預期劇目未來一段時間難以登上本地舞台。「以廣東話寫的劇本,本地人的創作,短時間很難在香港演出,這點我覺得好遺憾。」長遠能否重新演出,她認為要視乎政府是否願意接受多元創作和面對歷史,「永不說不」。
「底線被不斷衝擊 盡力不倒下」
對莊梅岩而言,六四不是每年的燭光,而是每天也在腦海。多年來她都沒有特意在六四當日穿上黑衣、點起燭光,今年亦然。她認為六四更重要的意義是反思歷史錯誤的空間,如不能討論、不能反思,才是可悲。不過,在她眼中,空間未完全消失,父母可教育子女,朋友還能討論,「大家現在擔心集結悼念,但不要一退,就退到連個人悼念都不可以」。她說,即使《5月35日》不能公演,仍能圍讀和研究不同六四劇目,「悼念有很多模式,記住一件事、學習一個歷史錯誤有很多方式,我覺得不是完全無空間」。
「我們就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衝擊這條不正常的底線」,這是《5月35日》以往的宣傳海報語句。時移世易,莊梅岩說自己的底線被不斷衝擊,當年的躊躇滿志和勇氣隨時間消退,但她堅持凝視社會發生的一切,記住每張善良和邪惡的臉,積累創作靈感。「我只是盡力令它不斷衝擊我的底線時,我沒有倒下。」
能否講六四 「應由官員答」
身為創作人,還能否寫六四、講六四,莊梅岩心中沒有絕對的答案,認為政府從未明言六四是「紅線」,認為這些問題應由官員回答。「有無一個人願意講、敢講『六四你唔做得』?他們不敢講,因為他們很擔心我們問『為什麼不能講?為什麼不能做?』有無人可以答到我?」
3年前的公演,有人提醒莊梅岩別再寫六四作品,她說之後再沒收到提醒,工作上也未受打壓。她承認《國安法》下有自我審查,但依然發聲,盼忠於自己,亦啟發旁人別默不作聲。投身舞台劇20年,莊梅岩的作品多元,談愛情、談教育、談理想,但政治仍是她喜歡的題材之一。然而文藝界的前路,她也看不清,「一是我們選取另外的方法述說我們想講的議題,例如借喻、隱喻。或者我們做不到借喻、隱喻,就先大力講出來,看看有沒有後果先」。
「六四舞台」網站已關閉
記者曾向「六四舞台」監製列明慧查詢是否已停運,至截稿前未獲回覆,而「六四舞台」的網站和facebook已關閉。
(六四33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