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官僚針對民主派 入區會年多愈感無力
【明報專訊】從的士車廂走入區議會,居住柴灣30多年的蔡志強最希望為街坊服務,解決他作為普通居民時已看不過眼的問題,例如街市附近的濕貨檔阻街問題,但一年多過去,他說原來做不到什麼,無力感卻愈來愈重,「對政府很失望,為什麼民主派議員的意見,他們這麼難聽入耳?我們都是為居民出發,為什麼要不合作?我不明白」。
傘運時期仍信聚沙成塔
2014年「雨傘運動」時,蔡志強是全職的士司機,市民佔領金鐘一帶主要道路,幾乎切斷港島東西連接,他說當時奉旨「兜路」,乘客都會諒解,那段時間,他的生意反而多了三成。過往每年六四集會、七一遊行,他幾乎都會出席,雨傘運動期間若不開工,他都會到金鐘坐一坐,「有人幫香港人出來爭取,自己都要出一分力」,而且當時的他仍相信聚沙成塔的能力。
不過,曾經帶荍き瑼瑤異荓j,經歷了一年多區議員生涯後,換來了很多失望。
截至上月底,民政專員在18區區議會會議中拉隊離場至少46次,蔡志強當然經歷過,他更認為區議會已失效,「自己作為區議員,做不到最想做的事,就是向政府反映意見,因為聆聽一方(政府官員)會離開」。他強調自己想為街坊服務,多次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區內濕貨檔阻街、違例泊車等問題,但對方只搬出發告票的數字,「檢控很多次,環境都這麼差,(街坊)理得你檢控多少次,要的是環境變好,而這是政府部門的責任」。
街坊找部門處理 「分分鐘仲快」
去年區議會選舉受反修例運動影響,不少市民關注區議員自動當選的問題,蔡志強與不少現任民主派區議員一樣,當時希望阻止區內建制派區議員自動當選連任,於是以素人身分參選。
蔡志強承認當選前後感到很大落差,認為政府的官僚制度及針對民主派議員的取態,都令區內街坊的問題難以解決,「有時很尷尬,街坊打電話給政府部門處理某些問題,分分鐘快過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