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焦點:內地實施 最嚴垃圾分類政策
【明報專訊】■9月1日(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
中國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管制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農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多種類型垃圾,多項違法行為的罰款都較過往提升10倍,最高達500萬元人民幣(約568萬港元),被稱為「史上最嚴」。
■9月3日(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
Unicef兒童福祉報告 新西蘭「肥佬」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表《影響世界:了解影響富裕國家兒童福祉的因素》報告,在41個包括「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及歐盟富裕國之中,新西蘭的兒童福祉整體排名35。Unicef新西蘭執行總監梅達博恩(Vivien Maidaborn)表示,問題源於不平等,毛利族兒童首當其衝,因他們較多居於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難以獲得技術、財富和合適的住屋。
■9月4日(今日香港、全球化、公共衛生)
港府向國際疫苗機制交意向書
全球搶購正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港府宣布已參與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及世界衛生組織牽頭的新冠疫苗保障機制(COVAX Facility),目標在2021年底前獲發疫苗。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除參與上述機制,並預留足夠資源採購,亦與個別供應商採購,但沒正面回應正與多少疫苗廠磋商。
■9月5日(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公共衛生)
絕症漢盼喚起安樂死關注 fb煞停「死亡直播」
法國一名男子罹患不治之症,多年來只能坐輪椅或臥牀,使他萌生想合法、有尊嚴了結殘生的念頭。但法國因受天主教會的壓力等問題,未通過安樂死合法化。他通過facebook直播自己停止飲食及服藥、邁向死亡的歷程,惟直播不久便被fb腰斬。fb表示:「我們尊重他想引起大家關注此重要議題的決定,可是我們基於專家意見,要阻止其帳戶直播,以免試圖自殺的描繪觸發更多自殘行為。」
■9月8日(現代中國、公共衛生)
內地各省各碼 防疫政策不一
內地2020年2月推出健康碼,但各地防疫政策不一,多碼並存,據非完整統計,全國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碼多達數十種。同省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健康碼,如江蘇蘇州有「蘇城碼」、無錫有「錫康碼」。自健康碼推出以來,早有聲音要求全國統一,惟至今未落實,理由之一是不同省份風險等級、「響應級別」和防控要求不同。
[通通識 第6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