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預防秋冬季節室內活動播毒
多市醫官:第二波疫情無可避免
【明報專訊】多倫多防疫工作領導小組昨(31日)召開例行會議通報疫情﹐新增新冠肺炎病案40例﹐全市已做好預案應對秋冬季節可能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市府提醒市民﹐隨着天氣轉冷人們室內活動增加﹐毋忘遵守各項防疫規定﹐特別是不要參加人員聚集的活動。多倫多首席醫療官德維拉醫生說,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第二波疫情無可避免。
德維拉醫生說:「第一階段疫情從3月初爆發﹐4月進入高峰期﹐以後逐漸減弱﹐整個過程沒有出現反覆和失去控制情況﹐我們的防疫工作取得初步成功﹐下一步要預防進入秋冬季節後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
德維拉醫生續說:「為什麼說有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首先﹐天氣變冷人們更願意室內活動﹐這給病毒傳播帶來機會﹔其次我們的防疫數據顯示﹐當前只有1%的多市人口具備新冠病毒免疫能力﹐人們依然暴露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環境中﹔再次從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經驗教訓看﹐如果放鬆防疫措施﹐疫情肯定會捲土重來。還有秋冬季是流感高發期﹐兩種傳染病都屬於呼吸系統疾病﹐增加了預防新冠疫情的難度。這些因素迭加﹐我們決不能鬆懈﹐必須繼續做好防疫工作。」
德維拉醫生還表示:「至於第二波疫情是否會出現﹐不是一個指標或一天數據引起的﹐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系統﹐換句話說﹐我們不要以為這幾天新增病案數減少甚至清零﹐就認為疫情結束。決不是這樣﹐從我們掌握的醫療數據看﹐新冠病毒依然在我們身邊﹐依然在社區傳播。比如最先走出疫情的新西蘭﹐最近又爆出疫情復發。我們將繼續通過疫情『儀表盤』(dashboard)指示器跟蹤監控疫情發展。」
德維拉醫生最後表示:「大家務必遵守聚會不超過10人的社交泡沬規定﹐盡量不要組織和參加各種類型的聚會和派對活動。」
多倫多市長莊德利表示﹐市府制訂的「第二波疫情應對計劃」(COVID-19 Resurgence
Plan)優先開展以下5項工作﹕
· 制訂落實公共衛生防疫措施﹔
· 支持易感染人群的防疫﹔
支持醫療護理、消防警察、城市基礎設施服務等城市一線僱員的工作﹔
· 減少疫情對多倫多經濟的衝擊﹔
· 確保交通運輸、供水供電等城市必需服務保持運營。
莊德利還說:「防範出現第二波疫情﹐重要的是做好那些關鍵區域(key areas)的防疫工作﹐比如長期安老院繼續執行傳染病阻止控制規定﹐禁止護理人員在各養老院間流動﹔增加無家可歸者露宿中心數量﹐繼續採取防疫檢查收容和居住規定﹐還有我們的學校重開後﹐一定要嚴格落實防疫工作指導。最重要是﹐大家不要存在僥倖心理﹐繼續遵守各級政府的防疫規定。這場疫情不是短跑衝刺﹐而是馬拉松比賽﹐大家要做好與新冠病毒共存長期作戰的準備。」
多倫多衛生局委員會主席、市議員周凱捷(Joe Cressy)說﹕「雖然我們取得了第一階段防疫勝利﹐但是我們依然沒有走出疫情森林﹐在疫苗沒有研發出來前﹐大家要接受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新的生活方式。」
周凱捷還說﹕「對於可能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市府的應對預案考慮3種情形﹕出現一個集中爆發的高峰期、波段式起伏貫穿整個秋冬季節、或者是疫情長期保持一個水平沒有中心點。不管出現哪個情形﹐我們的目標都是控制疫情發展﹐壓低疫情曲線﹐減少每日新增病案。為此﹐我們正在擴大新增病案跟蹤監控團隊﹐組建能說各種語言的社區外展快速反應團隊(Communities Outreach Rapid Response Teams)﹐把防疫工作前移到社區和疫情薄弱區。另外﹐我們正在與聯邦政府合作建立一個疫情隔離區(Voluntary Isolation Centre)﹐對於那些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但無法居家隔離人士實施集中統一隔離。」
多倫多公共衛生局通報最新疫情﹕截至周一(31日)全市共確診新冠肺炎病案16,044例﹐比前一天增加40例﹐其中住院30例﹐累計康覆14,498人﹐共有1175人染疫死亡。
在大多區內皮爾區有16例、約克區有12例、杜蘭區有5例。
另外,在渥太華則有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