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數月增研疫情影響 課程檢討年內完成
【明報專訊】通識教育科續掀爭議,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大公報》專訪稱,教育不可以是「無掩雞籠」,一定要有人把關,針對通識科,她稱今年內一定會講清楚如何處理。負責檢討通識科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完成公眾諮詢,尚未向教育局交報告,教育局昨稱,已邀小組同時就疫情及停課對課程和教學影響加以檢討,故需時多幾個月,本年內一併完成所有檢討及交建議。
林鄭稱教育不可「無掩雞籠」 中英或被滲入
林太在昨刊的報道稱,上任時設6個工作小組,各負責不同範圍工作,當中包括檢討課程,「對於通識科的前景,今年內一定會同大家講清楚我們要如何處理」。她稱,有人有心在校園內傳播失實、偏頗的歪理,除通識外,其他科目也會「被滲入」,如中文、英文等,教育局固然是把關部門,但辦學團體、學校管理層也要把關,保障心智未成熟學生不被歪理荼毒。
小組傾向通識維持必修 IES變選做
林太提及的工作小組,屬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下稱小組),檢討範疇包括通識科。小組去年6月就初步建議諮詢公眾,據了解小組目前仍傾向建議維持通識科必修必考,改動「獨立專題探究」IES為選做;亦考慮通識科目前採用課程框架,容讓教師彈性教相關議題,建議進一步研釐清課程內容及說明規範。
教育局稱,通識科是一個長期備受多方關注的高中必修科目,社會上存在不同意見,包括課程內容、教材選擇及編排,教授方法和評估等。局方會小組建議及社會意見,盡快落實通識科未來路向。
通識教師:共同備課多重監察 不解無掩論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劉錦輝認為,各校通識科由科主任把關,而教師會共同備課、擬定試題及評卷,亦要按課程授課,「不是老師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他認為通識科有多重監察,不理解為何林太稱「教育不可以是『無掩雞籠』」。他又說,通識成為必修科至今逾10年,教師以專業態度授課,當中內容亦教學生多角度思考、正面價值等。
行會成員、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稱,通識原意是冀學生拓展思考,使思維、能力有所提升,但10多年來的教育,許多時教師有不同表達,「容易造成基本教育都出現問題」,相信通識「一定要改革」,認為要令學生在尊重他人、德育方面有所加強。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林太言論侮辱教育界,要求收回並向教師道歉。他質疑林太憑何理據指通識出現問題,擔心其講法是導向箝制思想的教育;又稱警民衝突因政府不聽民意及警暴而起,不滿林太將責任推予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