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直資校凍結學費 共35校多去年六成 另22間申加費
【明報專訊】疫情令部分家庭經濟壓力增加,多間直資名校選擇新學年凍學費。教育局稱,截至上周二(5日),35間直資學校(約佔總數一半)向教育局表示不加下年學費,比去年同期22間增近六成,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等(見表)。港大同學會書院稱,原計劃下學年加學費,但因「非常時期」決定凍費,望紓緩部分家長經濟壓力。另有22間直資學校於疫情下申請加學費,比去年同期減逾四成。
全港有約70間直資中小學,本學年中一或小一全年學費由2640至83,210元不等。教育局昨稱,截至本月5日共收到22份調整學費的申請和35份不調整學費的通知書。近一半直資學校下學年不加學費,除上月傳統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及聖保羅書院宣布下學年凍學費之外,名校聖士提反書院、英華書院及港大同學會書院等回覆本報查詢稱下學年不加學費。
凍費港大同學會:少許赤字 儲備夠支持
港大同學會書院陳副校長稱,過去兩年年度收支均有「少許赤字」,故2018、2019學年學費各增約6%,原計劃申請下學年加學費,但部分家長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現經濟壓力,明白本港正值「非常時期」,故校董會上月決定下學年不加學費,家長反應十分正面。他續稱,學校有足夠儲備支持年度開支赤字帶來的壓力,不會影響教學質素。
直資議會:教局新政下資助增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稱,今年較多學校申請凍費,除疫情因素,教育局在調整學費機制上亦有「比較貼地」的新安排,學校有較多時間及資料作來年預算,加上教育局推出不少新政策,如教師學位化、提高班師比例等,津貼學校的成本增加,直資學校相應亦有更多資助。
加費校有稱增幅大減 有稱學費水平低
亦有直資學校「逆市」加費,加幅約為3%至19%。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原於學校網站顯示下學年擬定學費26,000元,較今年增近12%。校方回覆查詢稱,校網上學費金額為去年9月所定,受疫情及經濟環境影響,上月底向教育局提交學費調整申請時,增幅「遠低於當初水平」,約為4%至6%,但未透露實際金額。大埔三育中學下學年擬加中一學費近19%至9800元,校長余昌寧稱,學校學費水平低,增幅用作增添人手及資訊科技助教學,大部分家長亦表支持。他又說,該校學費減免門檻較低,約四成學生獲學費減免。
教育局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申請,以期在新學年開始前完成申請的審批程序及通知學校有關結果,並小心檢視學校提交的財政預算和調整學費的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