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資訊素養抗疫

[2020.04.27] 發表
早前香港和不少城市都出現搶購廁紙及糧食潮,本港超級市場的米糧貨架一度空空如也。政府及多名業界人士已澄清香港的糧食供應正常,市民毋須恐慌地囤積糧食。
衛生防護中心設網站統一發布疫情資訊,包括健康及旅遊指引、香港的新冠狀病毒檢測數據等。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疫情列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多國封城封關,盡力遏制疫情擴散。然而,疫情嚴峻同時引發信息混亂的風波,例如泰國的入境隔離政策一度不清晰,打亂數以萬計旅客的行程計劃。面對疫情資訊,我們可善用資訊與媒體素養,分析及整理資料,避免陷入混亂與恐慌的處境。

資訊混亂 民心難定難抗疫

自新冠肺炎擴散以來,市民接收大量消息,難免感到資訊混亂。疫情爆發初期,本港的確診個案及家居檢疫者的資訊未算清晰齊全,並不方便市民了解疫情資訊。後來,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製作疫情資訊網站公布最新情G,才更便利市民掌握資訊。

內地官方曾強調疫情「可防可控」,但另一邊廂,網上的疫情資訊排山倒海,強調病毒的散播風險,資訊真假難辨別。過去一段日子,本港市民既要張羅防疫物資,又要擔心染病,時時憂慮疫情爆發,錯失疫情資訊,情緒非常緊繃。致命的疫症威脅健康,混亂的資訊則傷害人心。除了積極的政策及措施支援外,疫情資訊必須即時、整全、準確、透明和流通,才能有效抗疫。在政策透明及充分的公眾知情權下,民心安定就能齊心抗疫。

網民自製實時資料庫 展現媒體素養

面對海量的疫情資訊,有香港人發揮監察政府的作用,觀察到信息公布有混亂及不清晰的情G,亦有網民運用新媒體向公眾交代疫情資訊,並給予各類防疫建議。例如有網民製作實時資料庫,整合政府「資料一線通」的數據,除了提供疫情相關新聞外,更羅列中港出入境數據、感染類型統計、地區分佈等資訊,方便市民一站式查閱。網上關於戴口罩、保持個人及家居衛生、使用防疫用品的影片和知識圖鑑更是百花齊放,令不少人提高衛生意識,協助港人防範疫情。

面對病毒肆虐、政策多變、資訊混亂,網民善用資訊和數據素養,蒐集及整理數據,創建平台分享防疫資訊,共同排難解困,正是展現媒體素養的好例子。誠然,網絡世代衍生公民參與,我們需要掌握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持有正面的價值觀,為個人及社會創造具建設性的媒體資訊。

◆你fact check鬙慼H

疫情期間,相信大家都深深感受到假消息的「威力」,一段來歷不明的短訊,可以導致超市的廁紙貨架空空如也。假消息發放者常用「已fact check」、「一手」、「可靠消息」等字眼誤導他人,令接收者恐慌地作出錯誤的行為。

什麼信息才是可靠呢?事實查核指針對非虛構作品中聲稱是事實的內容,確認其為真實及正確。新媒體時代中,人人都是資訊的創建者,發布資訊前應查核事實。要打破謠言,我們可以循以下步驟查核資訊。

已轉寄

˙ 個人見解:越南即將禁止米出口,大家快儲定糧!為疫情祈禱

˙ 星期日將會有一股寒流從北方visit香港,而寒流所經區域必定會把肺炎帶往南方……

˙ 政府就快封關,到時無廁紙入口,大家買多少少!

˙ 唔夠口罩?口罩隔水蒸10分鐘,可以重用。

第一式:先分類、後分辨

這些信息屬於群組轉載,內含個人見解,甚至呼籲大家「儲糧」。須留意內容未必全屬事實,事關重大,宜尋找信息出處求證。

第二式:來源!來源!來源!

內文沒有標明出處,只能從「為疫情祈禱」推斷可能是教徒散播的信息,但究竟是來自基督教、天主教還是其他宗教,則無從判斷。信息來源不明,可信度成疑。

第三式:追尋證據

在網上搜尋「寒流帶來肺炎病毒」,查證說法有沒有權威、例子或科學根據。可留意本地媒體報道,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已澄清,「冷鋒將病毒帶到香港」欠科學基礎根據。

第四式:Reject(拒絕)、Remove(移除)、Report(舉報)

我們要拒絕失實資訊,不要轉發。若收到朋友轉發,應向他們解釋及澄清,提醒他們刪除及收回信息,亦鼓勵大家檢舉假資訊,避免社會再次陷入恐慌。

假消息、假新聞並不是今天才出現,亦不只在今天出現,培養事實查核的意識及能力,減低誤信謠言的可能,可避免陷入混亂與恐慌的處境。

◆媒體素養x自主學習

新冠肺炎襲港,為免疫情在社區擴散,政府、機構、學校及部分私人公司均採取停課及在家工作措施,眾人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幸好,網絡科技發達,停課不一定停學,學生仍可以運用多元學習工具在家學習。

可是,如果我們盲目地吸收所有網上資訊,不但易墮入資訊真假的迷思,更可能誤信及轉發假消息,連累親朋。面對網絡世界中數之不盡的資訊,若能掌握資訊及媒體素養的技能,有助我們更有效運用資訊科技學習,尋找合用的資訊,辨識內容的真假優劣。學生在停課期間如能自主學習,既可充實日常生活,也能趁機學習感興趣的課外知識。

為確保有效自學,我們可以跟從以下步驟好好運用時間,在家學習。

1.計劃:從日常生活選擇感興趣的課題

˙ 可以是學術或與興趣相關,例如天文星體、科學實驗、運動等

2.尋索:在搜尋引擎或網上學習資源網站輸入關鍵字,搜索相關資訊

˙ 學術:可參考香港教育城、香港電台通識網、香港閱讀城網站

3.略讀:略讀搜尋結果的標題,初步分析及了解課題的重要範疇

4.細讀:在每個範疇選取數個感興趣及可靠的網站

˙ 首先,排除內容農場,因內含未經證實資訊,可能墮入假資訊陷阱

˙ 其次,記錄網址以便日後查核

仔細閱讀感興趣的部分,記下延伸課題作進一步探討

˙ 根據網站性質,分辨資訊為意見、事實或分析。例如新聞多為事實資訊,社交媒體及討論區多為意見發表。

5.總結:總結內容,扼要記錄得荂A用作日後覆查及溫習

6.分享:與同學分享筆記,互相砥礪,互勉互進

學習是一生的課題,科技及資訊素養能力能有效提高我們自主學習的機會及深度,使學習不再困於學校及課本,讓我們把握當下的時間,發掘網絡世界的知識寶藏。

文:香港青年協會媒體輔導中心

[通通識 第643期]

更多教育
Road to 5**: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明報專訊】According to the Consumer Council's ''Good Corporate Citizen's G... 詳情
星級例子庫:數碼個人身分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指出,政府將為所有香港居民免費提供數碼個人身分(eID),令市民能以單一的數碼身分和... 詳情
機械工程破奇案
【明報專訊】日本小說角色「神探伽利略」,擅長利用物理學及其他科學知識破解懸案,原來香港也有港版神探伽利略。曾於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任教的退休... 詳情
STEAM人物:伽利略 重現現場尋真相
【明報專訊】「我最滿足就是能幫助市民、證明判斷正確。」盧Sir說。他退休前除授課,公餘還會擔任交通意外的專家證人,例如協助法庭提供交通意外案... 詳情
新聞解碼:地圖滿載香港歷史
【明報專訊】香港地少人多,你知道哪處是由填海得來的嗎?觀察不同年代的地圖,我們可以知道香港的地貌變化及發展。地政總署測繪處最近回顧過去的地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