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蒙古再出現鼠疫疫情,當局昨通報錫林郭勒盟一55歲男子在化德縣被確診為腺鼠疫,與其密切接觸的28人已被隔離觀察。通報指,該名患者近期曾在採石場剝食過野兔。當局稱未發現該病例與早前的兩宗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早前北京收治、並確診為肺鼠疫患者的兩人中,目前一人病情相對穩定,一人病情加重。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昨天發布消息,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巴音塔拉蘇木採石場一名男子,本月16日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就醫期間反覆發燒,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腺鼠疫。據了解,該男子曾於11月5日在採石場剝食野兔。28名密切接觸者已就地隔離醫學觀察,目前無發熱等異常表現。通報指出,目前未發現此次腺鼠疫與前兩宗肺鼠疫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北京12日確診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兩人患肺鼠疫。市衛生健康委員會16日通報,目前兩名患者中,一人病情相對穩定,另一人危重。後者14日病情略有好轉,16日反覆、不穩定,病情加重,有關專家已在對症治療。通報稱,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部分人員已相繼解除隔離觀察,其餘人員未發現有發熱等相關異常徵狀。公開資料顯示,鼠疫主要的臨H類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其他類型鼠疫如皮膚鼠疫、腸鼠疫、扁桃體鼠疫等型比較少見。
可致敗血症 致死率接近100%
腺鼠疫通常病徵為發熱和局部淋巴結腫大,治癒率高。肺鼠疫則常表現為發熱、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等,發病快、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率高。腺鼠疫及肺鼠疫都有可能引發敗血症鼠疫,鼠疫桿菌經由血液感染全身,導致患者高熱寒顫、神志不清、昏迷,進而發生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致死率接近100%。
鼠疫主要經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其中前兩種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由飛沫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早前北京輸入兩例肺鼠疫病例消息引發京城民眾恐慌。國家衛健委主管《健康報》13日報道指,該兩名患者是從內蒙古由救護車護送至北京朝陽醫院。
中國疾控中心亦表示,發現病例後,北京市衛健系統已及時對病例隔離治療,對病例進京後的活動情G開展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詳細排查了可疑暴露人群,又對相關場所終末消毒,同時加強監測發熱病人等。
疾控稱擴散風險極低
疾控中心稱,此次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安撫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醫療機構就醫,不用擔心感染風險。又指,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環境和鼠類都不帶有鼠疫菌,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