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法庭堙A90後新聞系大專生坐在公眾席,被她視為「手足」的示威者則在被告席。她在庭內做「文字直播」,將庭上消息在Telegram即時發布。反修例運動中,示威者常說要「煲底除罩相認」,結果她在被告席初見「手足」沒有戴口罩,他們脫下全黑色裝束,原來「是他也是你和我」,同樣只是普通人一個。雖然暫時只能庭上相見,但G仔(化名)希望陪伴每個反修例運動的被檢控者,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地面對刑責。
文:艾博瑜
圖:馮凱鍵
上周四(7日)晚上,Telegram頻道「被捕人士關注組」列出翌日與反修例運動有關的審訊案件表,有85人曾投票表示自己將會去聲援10月1日在寓所被搜出白電油、其後被控串謀暴動罪的23歲被告;翌日其他法院也有不同的反修例案件,每單案分別有數十人表示會到場聲援。最後,有20多人到場聲援,大部分人在公眾席戴上口罩;不願透露姓名的G仔是其中一人,她解釋,口罩是「手足」之間相認的信物。
示威現場,眾人全黑打扮,用口罩、面巾、面罩遮蓋容貌,示威者時常說「約定煲底除罩相認」;在庭上,被告必須露出面相。G仔形容,即使被控暴動,她所見的被告依然非常鎮定。但她難忘一個30多歲、高薪厚職的男子,律師就保釋條件求情時提到男子與父母關係親密,並指向公眾席上的父母,本來平靜的男子隨即飲泣。G仔當時也忍不住流淚。
難忘被告拄兩拐杖上庭 「警暴實體化」
G仔說,「看不見『手足』的面孔,自然『去人性化』的覺得他們是抗爭機器」,在戰場上勇往直前,但除下武裝,他們跟身邊的朋友、家人,甚至自己一樣,都只是一個普通人。
10月起,G仔每周至少一次到法庭旁聽,並在Telegram頻道「法庭文字直播台」提供即時資訊;該頻道10月初成立,現約有數十人義務做文字直播,G仔在頻道匿名幫忙,故希望以化名受訪。她說,傳統媒體只會報道比較大型和轟動的案件,例如多人集體被控暴動,而比較零碎的案件所佔版面一定不多;「手足不是condom(安全套)」,不是用完即棄、犧牲後馬上被遺忘的人,她希望每一個被控的示威者,都能得到關注。
9月29日示威中,有96人被控暴動;G仔最深刻的是當日一名男被告,上庭時雙手各執一支拐杖,步履蹣跚地走進法庭。聲援者見狀,對庭警大罵髒話,亦有人痛哭,但法官沒叫停,「可能他也覺得過分」。後來被告透過辯方律師投訴,稱警方拘捕時用力打肚令他盆骨受傷,並在拘留期間被警員用水樽擊打下體。
自責「不進化」 考急救證書無力上前線
「他的出現,就是將平日聽聞的警暴實體化。」G仔邊憶述邊流淚。她記得,當日被告離開時聲援者欲撐傘護送,但有義工提醒不要碰到被告,因為他會很痛。
見過許多被控的「手足」,身為「和理非」的G仔變得愈來愈自責,怪責自己不能「進化」。她說,自己體能不好,身形微胖、跑得不快,一旦上前線也會成負累。8月尾,她特意考了急救證書,試過背茷瘙洏]練跑,「但無奈依然跑得不快」。
運動中期,G仔曾因情緒不佳而「潛水」數天,完全沒理會示威;她說現在再沒情緒波動,有人被捕,便本能地從直播畫面截圖,讓網民認人,幫忙尋找家人或律師,「如果每人都只顧處理情緒,運動會停滯不前」;而每次上庭、每次與「手足」相見,她都視為一個提醒:不可放棄。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