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嶺南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家庭經濟能力較差的青年,理財決策傾向較低風險;人生決定也受影響,如他們傾向選擇中學畢業後投身職場,更難脫貧。負責研究的嶺大研究生院研究助理教授朱岳峰表示,關鍵在於青年自信心,建議中學階段增加理財實務教育,培養青年自信及對未來的積極態度,及早建立良好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 研究於去年9月進行,隨機調查330名來自6間中學的13至17歲學生,88.6%受訪者家庭收入不多於兩萬元。受訪學生進行3個模擬財金遊戲,綜合評分結果發現,69.4%受訪者選擇承受較低風險以獲取較少利益。 研究亦發現,成長於月入高於4萬家庭的受訪學生、對自己語文能力或理財知識有自信者,以及對未來愈積極的學生,願承擔高風險的可能愈高。朱岳峰表示,生於較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並非認知能力差,只是他們未必有太多支援,經歷較少及眼界較窄,面對不同情G時缺乏自信,故會傾向較低風險的理財決策。 籲中三四增理財教育 培養自信 朱岳峰建議,在中三四學生未有過多讀書壓力時,可增加理財實務教育,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模擬股市投資及真正投資機會,讓學生了解經濟社會運行規則及當中風險,重點培養自信,改變他們對於未來路向的投資及看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