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撤回」修例後,示威仍未見平息,焦點落在武力:警方與建制派慣常指摘「暴徒」,示威者則批評警暴。暴徒帶有明顯貶義,但為何是貶義,倒值得思考——當然不是刻板的「愛好和諧」如此簡單。 官家 「暴徒」最早見於西漢後期官方會議紀錄《鹽鐵論》(《史記》則曾出現「暴民」),高官認為阻塞關隘的暴徒及各地動亂者,難以禮義之道平息,只能武力鎮壓,嚴格執法。這種講求效率與權威的典型法家思想,是君主專制的一貫思維:比起訴諸虛無縹緲的道德與民心,壟斷權力、立竿見影更能討國君歡心——這是商鞅分別以王道、霸道游說秦孝公後的感受,其變法成功亦令君主集權成為常制。當國君權威不容挑戰,恃武的起事者以至鋤強扶弱的俠士自然被視為惡賊(韓非子即把俠列為蛀米蟲),只有殺頭甚至族誅一途——除非國家衰落得允許招安。 儒者 作為對亂局的應急處理,儒家不反對從嚴管治(《周禮》:「刑亂國用重典」),但前提是禮法崩潰得君臣相戮的地步,由賢者介入。而若是國君無道,商湯伐桀、武王伐紂不過是殺賊(《孟子》:「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不單不是暴徒反是賢君——當然也有古板的伯夷、叔齊批評周武王以暴易暴。事實上儒者關注的並非暴徒本身,而是其反映國家盛衰的政治寒暑表特質,如《大戴禮.主言》謂「明主之治民有法……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匿藏)」。《鹽鐵論》中儒生正是如此反駁高官的鎮壓想法:以德治國,根本不會有禍亂。 循環 在這現實與理想夾縫中形成的中國歷史,就是荒謬的循環:明明作亂是滅族之罪,而傳頌下來的亦多是平亂的王侯將相故事,卻歷代都出現大量民變,重複荌I落、流民暴亂、滅亡的結局。畢竟在百姓看來,政權失德保障不到溫飽,根本是官逼民反——這樣的歷史主軸,正是《水滸傳》多次遭禁仍受歡迎得位列四大名著的原因。不過就算國家推行王道,亦不見得是萬靈丹——以有限土地供給快速滋長的人口,古代的農業技術難以應對,當人口達到臨界點,社會便會崩塌(馬爾薩斯陷阱);更不用說現實最難應付的,是既得利益者的欲望。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97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