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修例爭議下中港矛盾激化,國慶恐怕會變成政治宣泄。兩派動輒說「屍」固然意氣,政客則念叨「沒有國哪有家」,有人歸咎中史教育太差,缺乏國家觀念。那就借此說說歷史:古人對國家的想法,與現在的國家觀念本不是一回事。 百姓家 vs. 國 相比宣揚愛國,古人更關注鄉土。古代社會以祭祀及農耕為中心,生活依賴家族及村社共同體,與國家較疏離。故百姓極重視地域關係,國政則「肉食者(在上位者)謀之」,至今鄉事組織與同鄉會的「動員」能力仍往往比官方強。在這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德行孝道也是「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先家庭後國家,才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提倡。《孟子.盡心》一段對答最能說明這思維:學生問若帝舜的父親殺了人,舜當如何?孟子說仍依法逮捕,同時辭去君主之職,揹茪鷟阭k跑。 文人國 vs. 天下 有志氣的讀書人想的當然不止家族利益,但也不止是國家。傳統認為社會有家、國、天下三個層次,從修身到齊家、治國,最終目標是平天下,追求普世太平。理論如此,實則在歷史推移下政體愈趨大一統,執政者愈宣傳要忠於君主,現實的讀書人多只安於順從國家權力,缺乏公共觀念。少數追求平天下的,多囿於古人華夏中心觀,視中土為世界共主,周邊國家臣服才是正常,故來訪的西方人不是平等的客人,而是下位的夷人,在甲午戰爭前仍未大變。乃至中國人被認為是東方最缺乏國家意識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晚清開始,國家屢戰屢敗面臨瓜分,有識之士吸收西方的國族思潮,拋開傳統意識宣傳國家觀念。最經典的是清初顧炎武《日知錄》的保國(保衛政權)由肉食者思考、保天下(保存仁德)匹夫有責,抗日時被改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流行至今。現在我們大抵會感到老套,畢竟戰後「後現代」思潮下傾向關注小人小事,這種強調國家歷史文化的想法(所謂大敘事,grand narrative)不免過時。這正是中港鴻溝:在強調國家體制的中國,這套觀念仍是進行式,近年禁止惡搞歷史人物及拍穿越劇以免文化被玷污,正是一個側面。 ■它山之石 御宅評論經典作:《動物化的後現代》 日本評論家東浩紀於二○○一年出版的成名作,以大敘事崩塌為立足點,觀察日本一九七○至九○年代的動漫變化反映的社會趨勢。◆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93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