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民營運載火箭實現入軌零的突破。昨日中午1時,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運載火箭(SQX-1Y1)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按飛行時序將兩顆衛星及有效載荷送入預定300公里圓軌道。專家表示,此次發射邁出了第一道門檻,民營火箭發射作為國家軍民融合戰略的一部分,可與國家太空探索事業分開發展,探索在中小型衛星發射領域的「藍海市場」。
新華社報道,此次發射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三固一液的四級串聯構型,是截至目前中國民營商業航天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攜帶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兩顆衛星及其他載荷與配重,入軌後將開展一系列技術驗證。
民營火箭第三次嘗試發射
這是中國民營火箭第三次嘗試入軌發射。去年10月27日,民企「藍箭航天」三級運載火箭「朱雀一號」搭載微小衛星「未來號」發射升空未能成功入軌;今年3月27日,「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入軌發射失敗,火箭在一級分離後失去控制。
軍事專家宋忠平對本報表示,民營火箭發射是一個軍民融合的項目,既是事業又是產業,「中國現在提倡軍民融合戰略,在政策和技術上都會給予支持」。如此次發射租用酒泉發射場,以及發射後的衛星測控,民企可通過租用國家衛星中心來提供測控保障,均為民營航天藉助國家航天發展的重要體現。
從總體優勢來講,國家航天企業資源配套多、科技能力強、底子厚、實驗設備健全;民企主要做運載火箭的系統集成,其他的配件都可以從航天企業、工業品媬嬼吽A甚至可以租用航天企業試驗台,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軍民融合戰略 政策技術支持
宋忠平表示,民營運載火箭在國內主要進行小型衛星的發射,這類民企規模小,承受不起大推力發動的成本,難以成為類似美國特斯拉的大型航天民企。「國家發展大中型、超重型運載火箭,承載大載荷能力發射,承擔太空探索事業;民企就可以在小中型運載火箭上多做文章,成本低市場大,未來納米衛星、小型衛星的需求都比較多,國家也鼓勵在這方面開拓。」
關於火箭發射的費用,《中國青年報》在去年的報道中曾說,從全球層面看,大致行情是每公斤3萬至5萬美元。而中國的報價約為每公斤2萬至3萬美元。從總價看,發射小火箭的國際行情大約是每顆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