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7月1日,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者攻入立法會,有人關注那些被破壞的玻璃與公物,陳浩基卻即時幻想出一宗綁架案,綁匪竟能早就預知立法會大樓被攻破,要求在大樓8樓放贖款,或在某議員的座位有下一個指令……
陳浩基的靈感來自日常,隨便就能杜撰出推理小說情節,推演示威者與警察的恐懼。有人形容他是港版東野圭吾,他無疑是本港最銷暢的推理小說家;他不介意修改部分作品內容,以打入內地市場。如同一本推理小說,如此鋪陳,那作者的葫蘆婼瑼漪O什麼藥呢?
文:羅嘉凝
圖:李紹昌
陳浩基來到西營盤第二街的餐廳,身上T恤印有「Hogwarts(霍格華茲)」旗幟,以為他是《哈利波特》迷,他解釋那只是件穿了多年的平價衫。一般人會形容《哈利波特》是兒童奇幻小說,但他將《哈》納入推理類。2008年轉工空檔時,他以童話《藍鬍子》為藍本,寫出偵探故事,在台灣徵文比賽獲獎,踏上作家路。
至今出版逾10部作品,每逢警民衝突,就有網民重提他2014年出版的《13?67》,書中寫「真正影響市民對警方觀感的,是政治事件」、「警隊的光環業已褪色」,如今看來非常應景。他說10多年前在討論區上見紀律部隊中人「呻」要跳槽、擦鞋仔升職等,窺探到警察的打工仔心態,失去保護市民的使命感。2011年時任國家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有身穿「平反六四」T恤的街坊被抬走,警員涉阻擋傳媒拍攝,時任警務處長曾偉雄以「黑影論」解釋,陳浩基當時「感覺到架車駛往懸崖,預視到會墮崖」。
憶曾偉雄黑影論 「預視會墮崖」
《13?67》寫警隊變遷,「現在常說做警察亦是打份工、收order(指令)做事,不是考慮為市民服務,這落差就是問題,而最大問題是這班人由『散仔』升做中層,中層升高層,整個體制就腐敗了」。對於近日警民衝突,他認為警察可能怪示威者徒添工作量,又或者薪高糧準的警察不覺香港要變革,另當然有部分警察覺得要除去暴徒,維護法治,「但法治重點不是一方以法律作為依據去管治你,而是人民認為這套法律合理,所以合作,雙方才有法治,否則只是封建時代的統治」。他形容那猶如《1984》式的「雙重思想」,為維護法治而打示威者,卻又明知打示威者將激發更多人破壞法治,警員要自我催眠,去接受兩種互相矛盾的思想。
感恐懼蔓延 憂港「北愛化」
市民見警員毆打已倒地的示威者,斥警察「殺得性起」,陳浩基卻認為那是出於恐懼,怕示威者身懷武器;而恐懼驅使一個人反常,示威者恐懼「送中」,怕同伴被打被捕,那恐懼蔓延至同伴及社會,他擔心這恐懼或趨向「北愛化」。1972年,北愛爾蘭德里遊行,英軍恐懼愛爾蘭共和軍混入施襲,於是開槍,造成14死13傷,事件被稱為「血腥星期日」(Bloody Sunday)。陳浩基說不希望香港走到那一步。
陳浩基沒參與反修例示威,只上網了解,在家中推演,部分片段成為他的寫作靈感,若要寫入作品,則需時沉澱。寫推理小說,在他心中如「鋪地氈」般需預先定尺寸、形狀、框架,「否則鋪完有隻角突起,勉強壓平亦只會令另一隻角飛起」,劇情犯駁,隨時要重寫。
改舊作 盼打入內地啟蒙讀者求真
他近來修改《網內人》和《遺忘.刑警》,並非因情節犯駁,而是為通過內地審查,冀打入內地市場。「推理小說是找尋真相的一種類型小說,找尋真相是推動自由民主的基本概念,若內地讀者感興趣、想受啟蒙,我不借機推廣,豈不是很蠢?內地某類電視劇不可開拍、某些小說不可寫,自由度愈縮愈窄,趁推理小說受打壓前,不是應該吸引更多讀者去理解這理念嗎?」
作品承載他的理念,他不斷構思各樣情節,會否真想過殺人呢?他笑言:「思考怎做不代表會做,否則所有男人都是強姦犯了。」他說是因深知不能殺人,才會任意幻想,推理小說作家的道德心其實很高,否則不會找尋真兇,寫的只會是犯罪小說。訪問後,他推門離開餐廳,轉頭就問:「你想知這附近的殺人事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