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昔日香港的霓虹及燈箱招牌琳琅滿目,營造出五光十色的獨特街景,但這種特色景觀正逐漸消失。招牌保育組織「街招」創辦人、建築師麥憬淮(Kevin)和馮達煒(Ken)早前設計及佈置「城街.招牌」展覽,2月24日至5月10日在藝術空間「油街實現」展出,藉此提升公眾對招牌的關注,保育獨特的本地文化。
「城街.招牌」展覽於漆黑的房間展出由5至6間店舖的招牌組成的燈光裝置,牆壁貼上鏡面膠片反射招牌光線。馮達煒(Ken)解釋:「因場地面積有限,故將招牌置於『鏡房』中,期望營造有很多招牌圍繞參觀者的效果。」展覽的背景聲音是小販叫賣聲,取自深水儺n寮街,Ken說:「那堣偵繷ㄔi買到,很有街頭氣氛。」在聲音及燈光裝置配合下,Ken及麥憬淮(Kevin)期望參觀者有置身滿佈招牌的街頭之感。
「鏡房」招牌叫賣聲 參觀者如置身街頭
展覽中的招牌來至北角、觀塘等地。Ken和Kevin認為,說出背後的故事比單純分享招牌的字體、工藝特色更易引起共鳴,讓大眾認識招牌的價值,故場內有介紹香港招牌文化背景、面對問題等的小冊子。他們印象深刻的招牌之一,來自某配匙及修鞋店。Ken透露,該配匙及修鞋店由一名約90歲的伯伯經營,開店30多年,「因市區重建局在觀塘裕民坊重建,不少店舖相繼結業,店主知道我們做保育工作,便捐出招牌」。他續稱,該招牌的字出自書法家曹華安之手,「當時沒有電腦打字,一定要找師傅寫招牌。(店舖)用上後生意很好,人人找他寫,形成社區的標記」。
2010年12月31日起,政府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招牌須合乎指定要求,如尺寸限制等,否則違例,招牌擁有人要在指定期限內改動或拆除違例招牌。故近年愈來愈多舊招牌消失,促使他們籌辦是次展覽。
「保留共同身分很重要」
Ken與Kevin表示,對舊式招牌的關注始於數年前在中環見到工人拆除一個當舖招牌,「我們覺得那個招牌在城市上存在一段時間,有其意義及價值,丟棄很浪費,便開始收集這些招牌」。Ken認為,招牌可作為社區的標記,「人們見到某個顏色、字體,就會記得它是某街道的地標,例如人們會約在某間店舖(外)等,但很少說在某大廈(見面)」。
Ken表示,展覽期間多了市民看到舊式招牌被拆卸時,會通知他們保育;也有人跟他們說,在街上會更留意及欣賞招牌的設計。對於招牌的意義,Kevin認為街景某程度上與身分認同有關,「在社會的急速發展下,保留大家共同擁有的identity(身分)很重要」。
■傳天手記
◆重現港人集體回憶
十分欣賞設計「城街.招牌」展覽的兩名建築師對保育招牌的貢獻。他們默默收藏被拆的招牌,在展覽中重現其光彩,同時介紹招牌背後的字體歷史及故事。儘管很多有香港特色的街道招牌已消失,大家仍可記住它們曾在香港佔一席位。招牌不僅是建築物的延伸,更是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不應被淡忘。傳媒teen使 林煒晴
■校記感想
◆陸雪(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中四)
舊式招牌在街道上逐漸消失,我們有義務傳承文化、關注保育事宜,並以欣賞的目光看待這些文化產物。
◆楊緯健(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中四)
展覽十分新奇和有趣,想不到招牌可以在聲音包圍及畫面重疊下呈現,這定能吸引公眾了解招牌的故事。
◆關家駿(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中四)
展覽觸動了我,我住在旺角,與兩名建築師同樣見證霓虹招牌愈來愈少,使街景十分空虛,令人惋惜。
文:校記 郭利玲、李卓螢、楊緯健、傳媒teen使 林煒晴
圖:鄭律銘、傳媒teen使 林煒晴
文字整理:鄭律銘【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