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廁所衛生或許是一種文明指標。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何式凝(圖)指本港廁所普遍衛生欠佳,相信主要源於衛生教育不足,港人不懂從別人角度設想,又認為嘗試引入女性尿兜和尿斗亦無不可。她稱每次外出如廁均承受心理壓力,憂推開廁格門會見滿地污漬,而她要拭去廁板上污漬,才可享受不足1分鐘坐?如廁的時光。 在何式凝眼中,外出如廁最大問題是廁所污糟兼且要大排長龍,若說改用女性尿兜和尿斗可加快如廁速度,從而減少等候時間,她認為未嘗不可,而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值得一試。但歸根究柢,她認為本港的廁所問題源於衛生教育不足,大家貪快貪方便,不懂從別人角度出發。 她說,每次外出如廁都承受心理壓力,因擔心推開廁格門時見到堶惘藪V,她堅持要拭去廁所板上污漬才坐下如廁,享受短暫輕鬆;即使在港大校園內,廁所亦不見得乾淨,她曾上無障礙廁所,發現四處有尿?,曾想過貼告示提醒保持廁所清潔,更曾向校方反映。 公廁本身髒 市民更「放肆」 她在新界鄉郊洗手間看過剛出來的男人沒?廁,即時捉住他反映,她認為大家都應為廁所衛生發聲。 「廁所衛生關注組」成員沈相林認為,本港廁所問題源於港人不自制、不懂為人設想,加上很多廁所本身已很髒,所以大家肆無忌憚,沒意識過要保持地方清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