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相信不少同學在研習通識教育科的單元「能源科技與環境」時,會列舉日本作為例子,認為它是環境教育成效頗佳的國家。課程指引也多次提及師生可以參考日本的能源、綠色交通和回收分類政策,作為了解其他地區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參考個案。日本的環境教育成功有何原因?他們在實踐環保上又有什麼局限和缺失?
2017年夏天,筆者跟隨本地某教育機構到日本參加學校考察活動,主題是日本的生命教育及環境教育。過程中,我們參觀日本福山市一所小學,親身體會到日本人對環境教育的重視。一般香港的中、小學午膳時間,學生除了用餐,就是打球、休息,但在日本小學,他們每天都會安排全面清潔校園的活動。
每天安排清潔校園活動
首先,日本小學生會分成不同小組,分別負責回收分類,清潔食具、課室或公共設施,以及打理種植區等。每個小組有組長負責,在開始的時候,由組長計劃分工,協調各組員的崗位、任務。不要小看他們是一群6至12歲的孩子,他們會自動自覺組織和規劃,有板有眼,一點也不馬虎。
兩件事情印象最深刻,一是紙包牛奶的包裝盒回收。得益於日本健康校園理念,學校每天都為學生提供營養均衡的午膳,當中必定包括一盒牛奶。有別於香港的回收政策,日本孩子會將喝完的紙包飲品包裝先剪開,用清水清洗乾淨再壓扁回收。二是學生清潔校園的範圍相當全面,負責的不止是自己的桌椅、公共空間、種植區,連洗手間也是由師生共同清潔,使學生養成關愛校園及服務他人的好習慣。
基於學校教育的成功,日本孩子的清潔和回收意識一早植根於腦海,同時帶動整體社會對環保、清潔及回收的注重。日本每個縣市都有個別的回收政策,各家各戶按照規定的時間處理指定垃圾或可再生資源,例如在東京都,就將垃圾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資源垃圾三大類,市民需要將可燃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袋,而可回收的資源垃圾,更須按指定的收集日,在當天早上丟棄;加上政府在住宅區、學校和公司設立不同種類的回收箱,方便市民,令他們的回收習慣能持之以琚A推廣下去。
誠然,同學可以看見日本人在潔淨和回收方面的美好,但在處理固體廢物上,又是否同樣有理想的表現呢?
日本商品過度包裝
從兩個事例可以看到日本的環保表現,仍有斟酌之處。首先是過度包裝和使用膠袋的問題,參考東京都23個區的可燃垃圾收集量,由2003年逾248萬噸,略減至2015年超過230萬噸,跌幅並不明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面子文化。日常我們買到的日本商品,不止講求實用,而且包裝精美,隨便一盒糖果零食,便有包裝紙、分隔盒及塑膠獨立包裝,如果加上在當地超市購物時派發的膠袋,小小零食已經有4至5層不必要的包裝。根據統計,日本每年人均使用超過420個塑膠袋,而日本人喜歡使用膠袋,是因為膠袋有助回收分類和可以放進焚化爐處理。市民習慣回收分類,部分人卻因為垃圾可以焚化而未有減廢,特別是欠缺拒絕膠袋的意識,可算是環保的一種倒退。
其次是焚化帶來的末端處理問題。日本七成以上垃圾以焚化處理,全國有逾1000座焚化爐,以東京都23個區為例,截至2011年,已共有21座焚化爐,每區在地處理廢物,居民需要與厭惡設施共存。與此同時,焚化後的灰燼也需要以堆填方式處理。事實上,雖然日本只有約1.2%的垃圾(主要是焚化後的灰燼)需要堆填掩埋,但當地可供堆填的土地不足未來20年使用。焚化設施的建立和堆填區的需求,對土地匱乏的日本都市來說,仍然是土地用途的爭議之處。
由此看來,就算一個國家的回收習慣和國民素質再好,也不應止步於回收分類,長遠如何實踐減廢,才是作為地球公民應該追求的治本之道。
文、圖: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及公民教育主任 洪昭隆
[通通識 第5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