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省餐廳酒吧想在酒精飲品逃稅或瞞稅﹐會變得愈來愈困難﹐原因是加拿大稅局(CRA)獲得法庭准許令﹐迫使安省酒類管理局(LCBO)和安省啤酒舖(Beer Store)交出售予餐廳、酒吧、夜總會與宴會廳的銷售紀錄﹐以檢查核對這些零售店舖有沒有誠實報稅。稅局審核相關的逃稅在安省有3,525項﹐稅局發現有2.15億元未報收入﹐收回1.19億元稅金。
加國稅局今年較早前獲得法庭的准許令﹐得以在未來4年多內﹐每隔3個月﹐可以據安省啤酒舖紀錄的售酒數量與金額﹐審核省內餐廳夜店的酒精飲品收入有否誠實課稅。
其實﹐加拿大稅局自2013年以來﹐已可從安省啤酒舖和安省酒類管理局(LCBO)獲得它們的銷售紀錄﹐現在只是法庭向稅局延續准許令。
稅局的目標是在加拿大全國各省與地區﹐都可以獲得類似安省的法庭准許令。目前﹐除了安省外﹐稅局還可在其他省份取得法庭准許令﹐但究竟是那些省份﹐稅局並沒有具體說明。
加國稅局在一份公布中指出﹐餐廳業被視為逃稅或瞞稅的高風險行業﹐這因為食物與飲料業多以現金結帳﹐加上電子銷售軟件日益流行﹐容易讓業者不遵守報稅規定。
據加國稅局提供的數據﹐其核數官員於過去3年內在全國﹐對廳餐酒吧進行了6,190項審核﹐發現3.44億元未報稅的收入﹐收回2億元稅金、利息與罰款。當中安省佔了3,525項﹐稅局發現有2.15億元未報收入﹐收回1.19億元稅金。
克勞森(John Clausen)當了會計師40年﹐曾替不少食物與飲品業者報稅。他認為稅局核數官員的核數「離地」﹐沒有考慮店舖的實際業務運作。
他舉例說﹐酒吧有時向啤酒舖訂了貨﹐但幾天後改變主意﹐不一定全數訂購﹐甚至退回之前所訂的。這些最後一刻的改變﹐啤酒舖的送貨司機只是以人手改動﹐並沒有在原來的紀錄上更正。若果稅局官員拿著啤酒舖的紀錄查數﹐肯定出現偏差。
克勞森還說﹐桶裝啤酒容易出現漏酒或其他損耗﹐或者有員工自己免費飲用。稅局官員若僅盯著紀錄﹐沒看到全面情況﹐得難準確評估店舖有無逃稅或瞞稅。況且﹐酒精飲品的零售價會因應不同場合與時間變動。
陳李羅特許會計師樓合伙人陳統成同意克勞森所說﹐他進一步指出﹐稅局光憑安省啤酒舖與安省酒類管理局的數據肯定不全面﹐由於餐廳夜店可以直接從酒莊或特別的分銷渠道取貨。陳統成指出﹐華人經營的餐廳食肆出售的酒精飲品佔他們的銷售總額比例不太大﹐不大可能成為稅局的抽查對象﹐被抽查的相信是主流酒吧夜店。他續稱﹐被抽查的料是在同區內﹐酒精飲品銷售金額異乎尋常﹐尤其是比同業特別少的店舖。
稅局解釋說﹐他們不會「一本通書睇到老」﹐核數官員會與店舖東主溝通﹐了解數字偏差的原因何在。他們只會對不能解釋的偏差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