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Google香港發表的第二份《智慧數碼城市白皮書》顯示,僅三成本港市民視香港為智慧城市,而本港市民的數碼參與度對比上年並無巨大變化。至於商業機構,有一半受訪本港中小企認同數碼科技是公司的發展基礎,相對廣州及深圳中小企的66%為低,反映港企數碼化意欲較低。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董事總經理尉俐妮建議,政府帶頭將公共服務電子化,並要培育本地創科人才應付長遠需求。 Google香港委託Ipsos訪問了1219名香港市民和310名廣州及深圳居民,以及101間本地中小企和100間廣州及深圳中小企。研究發現,即使政府去年已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又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500億元發展創科,卻只有14%受訪港人認為,政府在將香港轉型為智慧城市上投資足夠,更較去年21%為低;另只有三成香港市民視香港為智慧城市。研究指出,今年本港消費者數碼指數為2.44分(5分為滿分),按年微升0.09,反映本港市民數碼參與度對比去年並無巨大變化。 當問及大灣區發展時,逾半港人認為會為旅遊業帶來好處,僅有34%港人聯想到科技;而廣州及深圳居民則有66%認為科技會因大灣區從中得益,反映港人普遍未發現國際創科中心的潛力。 半數中小企認同數碼基礎 遜廣深 企業數碼轉型方面,研究顯示企業正加速數碼化,85%本港企業相對去年增加了電子化的投資預算,亦有73%本港企業預料公司內部會加速數碼轉型。不過,即使本港和廣州及深圳中小企均認為公司業務被數碼轉型顛覆,僅一半本港中小企認同數碼科技是公司的發展基礎,相對於廣州及深圳中小企的66%為低,反映港企數碼化意欲較低。 籲公共服務帶頭數碼化 尉俐妮相信,傳統的思想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拖後腿,她建議政府應帶頭將公共服務數碼化,包括在收費服務上引入電子支付,提供數碼個人身分等;亦要多方面培育本地創科人才,除了在學校教育中引入數碼課程培育年輕人,亦要為在職者提供「再培訓」,學習使用更多數碼工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