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地1200公頃」低估實際需要
【明報專訊】「土地大辯論」提出本港長遠最少欠缺1200公頃土地,是基於《香港2030+》研究的評估,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諮詢報告上承認,有關估算偏向保守。消息人士透露,政府部門近期檢視《香港2030+》研究時,承認有關評估未考慮未來人口老化下,對醫療、安老服務等需求,認為本港所欠缺的土地較1200公頃為高。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經過5個月公眾諮詢後,社會普遍認同本港有土地短缺問題。
未考慮人口老化 醫療安老用地需求
專責小組在諮詢報告上曾表示,根據《香港2030+》研究,本港至2046年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但計及所有已落實或已規劃的發展項目,只能供應3600公頃土地,即本港仍欠缺1200公頃土地,不過有關估算偏向保守,未充分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在估算經濟用地的需求,未考慮零售、會展設施、建築業及回收業等土地需要;而在估算基建設施用地方面,則未考慮未來人口老化下,對醫療、社福及安老服務的用地需求。
專責小組指出,長遠能否提供3600公頃的土地供應,仍存在不確定,很視乎多個新界新發展區及改劃地皮的計劃能否如期落實。
應先解決108公頃房屋用地問題
消息人士透露,《香港2030+》未有評估部分行業對未來土地的需求,承認目前所評估的1200公頃土地短缺,是低估了社會的實際需要。
黃遠輝表示,公眾諮詢舉行至今,社會認同有土地短缺問題,亦普遍認同有1200公頃土地短缺,認為公眾已較之前更深入了解本港缺地下所衍生的問題。他認為,本港短中期,即至2026年的土地荒仍難以解決,政府需要先滿足短中期的房屋用地短缺問題,即先解決108公頃房屋用地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