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學生大日子 也要看宜忌!
【明報專訊】大學生創作「學生專用通勝」
現為大學五年級生的Tiff與Anna,筆下的主角蓄有長辮,像昔日在大戶人家工作、梳起不嫁的女傭,故稱為「馬姐」。Tiff與Anna於大學相識,因為「上莊」、同住學院宿舍而混熟,便開始經營臉書專頁「Majeh馬姐的故事」,以插畫記錄「港女被嫌棄的想法」,二年級暑假應邀出書,名為《馬姐開學碌史》,收錄「學生專用通勝」,精選50個學生重要時刻:8月尾趕功課、9月開學、上學期學校旅行、水運會等。
「我們的定位是本土插畫,所以便用了《通勝》設計。」Anna說。她們參考《通勝》的格式與內容,如「出行」便衍生出學校旅行,插畫來自兩人的中學回憶:「去沙灘旅行,學校禁止學生落水,但海浪突然湧來,腳濕了,老師還過來罵我!」插畫下方有幾個分格:宜早睡早起,忌前一晚太緊張失眠,亦列出遊戲建議、鬼馬懲罰等,展示另類的「包羅萬有」。
身處荷蘭當交換生的Anna記得,祖父母從前在鄉下耕作,故習慣使用《通勝》,定居香港後就集中看「忌」的一欄,「哪天寫了『忌出行』,他們就不想我當天出發到外地讀書或旅行」。
不同年歲 不同期待
俗語說不要「一本通書讀到老」(通書即通勝),天干地支轉換,影響曆法計算。同樣,人走到不同年歲,對9月的期待亦會改變。Tiff回憶:「初中開學很輕鬆,期待調位,想知道有什麼好玩的同班同學,會否遇見『好伏』的老師;高中則已開始補課。讀大學時,好多同學都會『走堂』旅行。」Anna則自設中學開學儀式——添置新文具,「一定買新筆袋,又會買簿,但最後無用過。開學時把所有筆攤在書桌,好快就會丟失大半」。
她們雖感慨已距離中學甚遠,但提到便條紙,就如打開隨意門,瞬間回到中學課室。當時WhatsApp尚未流行,加上老師常突擊搜查櫃桶,所以她們上課不用手機,儲備很多便條紙,以便「傳紙仔」聊天,這亦成為心意流轉的方式,「我把便條紙摺成信封,塞進同學的儲物櫃,或是貼在零食包裝上,送給朋友」。Tiff隔了一個小息返課室,便會見到桌面貼上同學的留言。
「中學時會覺得讀書很辛苦,但現在回想,不會想起傷心辛苦的記憶,反而只記得跟同學做過的無聊事。」Anna提起中學旅行無故被罵的往事,仍然滿臉笑容,留在腦海的都是好日子。
傳統通勝 擇日子統計學
充當生活指南 學古書學英文
有個編《通勝》、算出每天宜忌的先父蔡伯勵,不代表蔡興華每天都過上好日子,「若我跟爸爸說,你幫我擇個好日子,那我就做到什麼(如測驗考得好),他一定不理我」。
《通勝》是曆法,記錄星宿運行、陰陽節氣、生活宜忌等,古時由「天文台」欽天監編寫,頒布全國。明朝官方考慮運輸需時,便允許民間自行印刷,惟不得擅改內容,否則施以極刑。「古人很早已問卜,例如問何時出征,問的次數增多,便累積數據,成為統計學,在特定的日子便有相關的宜忌。」蔡興華解釋,擇日只為趨吉避凶,「但不會成為事情成敗的關鍵,你要自己做好件事,翹起雙手不會成功」。緣分亦很重要,「我太公(在清朝)一心當官,考試多次都失敗,一次代人考試,卻考上了」。人算縱不如天算,但她體會到做事應先盡力,結果隨遇而安。
《通勝》亦稱得上「懶人包」的先驅,曆書以外包攬多種生活指南,「因為出版社希望豐富大眾知識,不是只有懂得擇日的人才看它」。二戰後設〈華英通語〉,將英語字詞讀音譯為粵語讀音,如one譯音為「溫」,方便大眾學英語,與洋人做生意。未有電話的年代,便教〈摩斯電碼〉打電報。從前讀幼稚園並不普遍,孩子五六歲才上學,長輩在家隨意揭開《通勝》,便可跟孩子上個短課,依荋△e教授《論語》、《孝經》、《朱子治家格言》等,「人的修為很重要,這亦成為大人的心靈慰藉」。
■知多
「日」字原非方形
現在看「日」字,就像歐洲火車的方形車窗,旅人推高窗子,便能呼吸新鮮空氣。但甲骨文時代,古人想以圓形表達「日」的本義太陽,惟在獸骨畫圓很難,便成為多邊形。19世紀,英國曾自稱「日不落帝國」,因佔領的殖民地遍及五大洲,24小時都有日光照耀各地領土。(圖a)
■做一做
試以下列諺語,回應同學的疑難。
(圖b)
文:蔡康琪
圖:蔡康琪、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第3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