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交叉點:難民救不救?
【明報專訊】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爆發4年,至今逾200萬人逃亡,上月厄瓜多爾、秘魯等鄰國紛紛加強邊境管制,阻止委內瑞拉難民湧入。難民議題向來爭議極大,是否接收、接收多少、如何審查都是難題。把歷史縱橫剖開,不同朝代、國家對難民的態度各異,那麼我們到底應該遵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還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呢?
■何謂難民?
古
● 中國土地廣袤,時有平民因天災戰亂大規模移徙,故「難民」並不限於逾越國界而來的異鄉人。古人稱這些流離失所的人為「流民」,《明史.食貨志》定義「年飢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類似概念最早可見於《詩經.大雅.召旻》:「瘼我饑饉,民卒流亡。」
今
● 今天難民的定義嚴謹得多。國際特赦組織資料顯示,難民是因種族、信仰或政治見解等受嚴重威脅而被迫離開國家的人。「難民」更是個有國際條約和法例嚴謹界定的身分,須符合聯合國難民署定下的審核原則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古
● 語出《孟子.告子上》。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仁」的源頭,他以「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認為人會對他人的苦難心生不忍,這是人的本能,而無關任何利益的考量
● 古代民變多與流民相關,如漢黃巾之亂、唐黃巢之亂、明末民變。故每逢天災,總有大臣勸說開倉賑災,「惻隱之心」外亦有避免流民作亂的考量。如明代名臣王竑以「民旦夕且為盜」(百姓快淪為盜賊)為由不待敕令搶先開倉,救活185萬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讚譽
● 猶太人不斷經歷流散,希臘羅馬時期起已被歐洲各國驅趕,二戰期間更有600萬猶太人被屠殺,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經典電影《舒特拉的名單》,講述當時在德國納粹屠殺下,德國商人營救猶太人的事[
今
● 國際特赦組織2016年做了一項全球調查,八成受訪者願意讓難民住進自己的國家,而難民歡迎指數中排名前三的依次為中國、德國、英國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認為難民苦?來自恐懼及不信任,呼籲信徒善待他們。他亦以身作則,2016年4月到希臘探訪難民時,把3個敘利亞家庭共12名難民帶到梵蒂岡,讓他們重新生活
■防人之心不可無?
古
● 中國經歷漢末三國時期後,人口大減,西晉朝廷沿用漢代內徙政策,容許匈奴、鮮卑、羯、羌、氐5個胡人部族內徙。後來「五胡」部族不斷壯大,乘西晉內亂入侵,導致西晉滅亡,史稱「五胡亂華」
●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15年競選期間,曾以「木馬屠城」故事比喻敘利亞難民問題,認為難民遷徙是個陰謀。「木馬屠城」載於古羅馬史詩《埃祖斯紀》,希臘在與特洛伊的戰爭中假裝撤退,留下一個體積龐大的木馬,伏兵匿藏其中。對手特洛伊人以為勝利,便拆了城牆把木馬運到城中,結果被木馬中的伏兵一夜屠城
今
● 2015年11月法國發生連環恐怖攻擊,造成130人死亡,其中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是在希臘登記的敘利亞難民。事件引起法國反難民浪潮,亦導致歐洲對收容難民產生憂慮
● 香港亦面臨難民帶來的治安壓力,據警方2016年統計,共1506名非華裔者涉及盜竊、毒品罪行等刑事罪行被捕,其中大部分為酷刑聲請者,即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
■模擬試題
《三十六計》中有「假道伐虢」的故事,既教訓人們要互相援助,又提醒人們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能輕信他人的示好。試以「防人之心不可無」或「唇亡則齒寒」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文:韓祺疇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3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