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走進蔡昌壽位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工作室,除一應俱全的斲琴工具,還貼上他與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饒公)的合照。蔡說,招牌「蔡福記」是由饒宗頤所寫,這段30多年前結下的「琴緣」由替對方修琴而起,雙方關係不是店主、顧客,而是超越金錢交易的層次,「他送了很多字畫給我,我就向他贈琴」。 陳蕾士教授介紹 蔡昌壽憶述,早年在一個場合與饒公碰面時,並不認識對方,「他走過來向我打招呼,問我是否『蔡福記』,說自己姓饒,有古琴想修理,是(古箏大師)陳蕾士教授介紹」。他續說,「師父」徐文鏡辭世前,未能完成全套「鏡齋十二琴銘」合共12張琴,為圓師父遺願,他重新斲造,琴上出自師父詩作的銘文是由饒公書寫。對於饒公今年2月過世,他形容是一大損失,「認識他是琴緣,是我執到我老師的衣缽」。 蔡昌壽至今斲琴200餘張,修復逾百張古琴,每張琴有價有市,蔡說最貴的琴以約80萬元售出,「對方是台灣人,已是1980年代的事」。他強調,古琴與古箏是截然不同的樂器,古琴有上千年歷史,雖然音色較沉,不及古箏動聽,但可治療心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