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工智能的突破造就商機,香港的人工智能公司亦冒出頭來,部分更得到商界青睞。主攻人臉識別及影像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湯科技」,由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於4年前創立,公司於去年成為「獨角獸」,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另去年底,長實主席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亦對一家本地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有光科技」(Fano Labs)感興趣,向他們融資達「七位數」美元。 維港投資甚少投資本地初創公司,有光科技屬第二間,首間獲投資的本地公司MioTech亦從事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應用於金融方面。有光科技行政總裁溫豪夫相信,其公司做的底層技術研究業務是令得到維港投資融資的原因,「維港投資注重投deep tech(高端科研)的公司,有能力研發出新技術應用於未來」。 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及影像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層面愈趨廣泛,可以用於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無人駕駛、數碼個人身分等,而有光科技則專注於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的人工智能技術。溫豪夫說,公司目前主要有三方面的業務,分別是以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幫助熱線中心(call center)分析電話錄音,為改善服務提供數據;亦提供聊天機械人建立工具,讓客戶自行設計聊天機械人,自動回應查詢甚至投訴;他們亦會做底層技術研究,為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研發新技術。 商湯科技員工 逾120博士 市場對於技術及人才需求急增,正如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馮雁所說,研究員變得十分吃香,商湯科技及有光科技的情G亦呼應了馮雁的見解。兩家公司均聘請研究人員為團隊工作,其中商湯科技有超過120名博士人員,更將擴大至140名;溫豪夫亦向本報透露,連同創辦人本身共有3名博士人員,亦即將有第4名加入團隊,佔公司團隊四分之一,而團隊當中有九成人出身於本地大學。 事實上,香港的科研人員亦具有相當優勢。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去年5月發表的一項分析,本港大學發表的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研究影響力排名世界第三,居於瑞士及新加坡之後。溫豪夫認為香港的科研人才集中,且大專院校質素有保證,有利發展高科技產業,他期望有更多企業在港發展留住人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