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叻星:惜食小農夫
【明報專訊】傳說神農氏發明耕種,而在中國古代,農業佔重要地位。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到大埔非牟利教育機構生活書院(前身為佛教大光中學),學當小農夫,明白食物得來不易。
生活書院早前舉辦「良食共和國——食農及環境友善的工作坊」,讓同學認識食物的來源,體驗農務。生活書院項目主任Sandy希望同學藉此欣賞大自然,她說:「(孩子將來)未必要做農夫,但吃東西的時候要明白背後有人付出,農夫播種後不一定有收成,背後有很多因素影響。」
農夫播種澆水前,要清理田中雜草,以免它們影響農作物生長,又要定期施肥,讓農作物茁壯成長。生活書院有塊小田,體驗農務時,同學分成堆肥隊與拔草隊。楊俊熙(圖一左)是堆肥隊成員,負責把枯枝枯葉折斷,製成肥料,過程中他不慎弄傷手,獨自坐在一旁。雖然折斷枯枝需要很大力氣,他依然認為「好好玩」,由此「明白農夫一個人做這些事多麼辛苦」。身為拔草隊一分子的趙苑如(圖一右),亦想參與堆肥隊的工作。她說拔雜草很辛苦,需常常蹲下。但她認為「幾好玩」,更發現「草的根部有不同顏色,有黃色、紅色、黑色」。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