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人口正在上升,但全球糧食分配並不平均,部分貧窮國家面對饑荒。要解決人民飢餓及營養不良等問題,絕對是艱巨的挑戰。根據救援組織普遍定義,全民普遍在經濟能力所及下輕易獲取糧食,攝取到足夠營養,方為「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民眾不能購買足夠食物或種植出食物,又或當地市場不能提供所需要的食物,便屬「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
文: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教師 蔡嘉嘉
◆個案:戰爭不斷 人民斷糧
也門.六成人糧食不安全
截至2017年3月,估計有17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severe food insecurity),需要緊急人道援助,約等於全國60%人口。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與2016年6月相比增加20%,與2015年6月相比更增加了47%。
敘利亞 85%人活在貧困
敘利亞曾是充滿活力的中等收入國家,但目前85%人口生活在貧困中。2016年,估計有670萬人面臨急性糧食不安全(acutely food insecurity)情G,5歲以下兒童和成年女性有約四分之一患有貧血,約半數人口無法滿足日常糧食需求。
南蘇丹.糧食被當武器
2017年2月,部分地區宣布發生饑荒,逾490萬人(佔總人口42%以上)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由於食物及貨品供應短缺推高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主要貿易路線不安全等因素,造成物價飛漲。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糧食甚至被當作戰爭武器,以貿易制封鎖等使人民陷入困境。
哥倫比亞.毒梟控制農地
哥倫比亞已經歷長達50年的衝突,60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相當於總人口的14%。武裝團體佔領農村領地,控制有價值的自然資源和土地。參與毒品走私的不法團體亦控制不少土地,用作種植非法作物。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最貧困、最脆弱的人群,包括少數族裔。
烏干達北部.正面案例 人民漸自給自足
烏干達北部是衝突後重建的正面案例,說明和平和持續重建,可改善人民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烏干達北部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G自衝突結束以來已大幅改善,2007年阿喬利地區接收糧食援助的人數達190萬,而自2011年起,該地區不再需要糧食援助。烏干達的兒童消瘦發生率下降近三分之一,而該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在2005至2012年間,亦下降了10%以上。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饑荒分佈與成因
主要分佈在尼日利亞東北部、索馬里和也門、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西亞部分地區
成因一:衝突/戰爭
衝突或戰爭對農村的影響最嚴重,亦影響地區的糧食生產和供應,直接導致糧食不足。估計8.15億食物不安全及營養不良的人口中,有4.89億生活於時常發生衝突或戰爭的國家。
成因二:氣候變化
如厄爾尼諾現象,以及相關的乾旱或洪水災害,影響農作物收成。
成因三:經濟下滑
部分嚴重依賴商品出口的國家,近年面臨出口和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的情G,因國家整體經濟下滑,影響糧食供應。
◆全球饑荒趨勢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G》報告,雖然全球糧食產量足以滿足全球人口,但2016年全球受飢餓威脅的人口達8.15億,比2015年增加3800萬人,佔全球人口11%,亦是全球飢餓人口於過去10多年來首次錄得顯著增加。聯合國預計全球人口於2050年將達約100億,如要滿足額外人口的糧食及營養需要,全球需要生產多50%糧食。
◆全球食物分佈不均會帶來什麼結果?
A. 兒童發育遲緩
全球兒童發育遲緩發生率持續下降,從2005年的29.5%降至2016年的22.9%,但發育遲緩依然困擾近四分之一(1.55億)的5歲以下兒童,大大增加他們認知能力受損的風險,影響學業和發育,更可能會感染疾病致死。
B. 急性營養不足(消瘦)
2016年,世界上5歲以下兒童的消瘦率為7.7%(5170萬人),約1700萬兒童為重度消瘦(severe wasting)。南亞的比例高達15.4%,遠遠高於其他區域。東南亞的比例約9%。
C. 肥胖/超重
i. 兒童肥胖
2016年,估計全球約6%的5歲以下兒童超重,約4100萬人,與2005年的5.3%相比有上升。僅西非、南美和東亞在2005至2016年間出現小幅下降,東非超重發生率保持不變,所有其他區域均出現上升,升速最快的是東南亞和大洋洲。
ii. 成人肥胖
成人肥胖率在世界各地持續上升。2014年超過6億成人肥胖,相當於約13%世界成人人口。成人肥胖問題在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最嚴重,這些區域的成人肥胖率近28%,亞洲7%,非洲11%。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區域,約四分之一成人目前屬於肥胖。
最近非洲和亞洲很多地方的肥胖率也快速上升。雖然很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仍面臨國民營養不足等問題,但亦同時面對國民超重和肥胖問題。
◆為何全球食物不足發生率上升,但兒童發育遲緩率下降及成人肥胖率上升?
糧食安全只是決定營養狀G的因素之一。還有其他因素導致這現象:
(A)婦女的受教育水準(教育程度 ↓ 兒童營養不足情G↑)
(B)劃撥給國家孕產婦和嬰幼兒營養政策和計劃的資源
(資源 ↓ → 兒童營養不足情G ↑)
(C)潔淨水的獲取(潔淨水 ↓→ 兒童營養不足情G↑)
(D)基本衛生設施和優質醫療服務
(設施服務↓ → 兒童營養不足情G↑)
(E)生活方式*
(F)飲食環境*
(G)文化*
(*同時影響營養不足發生率及成人肥胖率)
特別是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當食物資源短缺,人們往往選擇吃低成本、不健康、高能量的食品,導致超重和肥胖。世界各國對加工食品的消費量亦不斷增長,由於供應充足,很多人轉而購買方便的高脂肪、高糖、高鹽的加工食品,也能解釋為什麼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會在同一社區、同一家庭中並存。
[通通識 第4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