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兩年,一大堆影視作品都跟盜墓有關,西有《盜墓迷城》(The Mummy),東有《盜墓筆記》,再加上《尋龍訣》、《九層妖塔》之類。鏡頭之下,盜墓者個個英俊不凡、身手超群,形象極為正面。
一千八百年前,曹操就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專挖人塚墓,掠取金寶,暴露屍骸,皇家墳陵亦不能倖免。陳琳寫了篇檄文,罵曹操「毒施人鬼」,說他做盡壞事,連鬼也不放過。這些「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形象顯然不好。
再早四、五百年,莊子也描寫過盜墓賊。有趣的是,這些盜墓賊竟然是飽讀詩書的儒士:
◆詩禮發塚
儒以詩禮[1]發塚[2]。
大儒臚傳[3]曰:「東方作矣[4],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5],口中有珠。」
「《詩》[6]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7] 。生不佈施,死何含珠為?』接[8]其鬢,壓[9]其顪[10],儒[11]以金椎[12]控[13]其頤[14],徐別[15]其頰,無傷口中珠!」
(《莊子•雜篇•外物》)
◆註釋
詩禮:
[1]《詩經》和「三禮」,泛指儒家經典。《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三禮」是《周禮》、《禮記》、《儀禮》的合稱,《詩》、《禮》都是儒家經典
[2]發塚:發,挖開。塚,[粵]音寵,cung2,高大的墳墓。發塚,挖墓
[3]臚傳:臚,[粵]音盧,lou4,報告,傳述。臚傳,上級傳話給下級
[4]東方作矣:作,起來,興起。東方作矣,指東方的太陽出來了
[5]襦:[粵]音如,jyu4,短衣,短襖
[6]《詩》:指《詩經》,下文「青青之麥」等四句可能是散佚的古《詩經》,也可能是莊子杜撰的詩句
[7]陂:[粵]音悲,bei1,山坡,斜坡
[8]接:用手抓,揪
[9]壓:又寫作「壓」,壓,[粵]音撮,cyut3,用手指壓
[10]顪:[粵]音悔,fui3,下巴上的鬍鬚
[11]儒:清代學者王念孫認為此處應當是「而」字,誤寫成「儒」
[12]金椎:椎,[粵]音鎚,ceoi4,敲打的器具。金椎,鐵鎚
[13]控:敲開
[14]頤:[粵]音宜,ji4,下巴
[15]徐別:慢慢分開
◆語譯
儒者用詩書來掘墓盜寶。
大儒傳下話來,問:「東邊的太陽都出來了,事情辦得怎樣?」
小儒回答:「裙子、短襖還沒解開,他嘴塈t著一顆寶珠呢!」
大儒說:「古詩本來就說:『青青的小麥,生長在山坡,生前一點不施捨,死後含珠有何用?』來,揪住他的頭髮,按住他的鬍子,然後用鐵槌敲他的下巴,慢慢分開他的雙頰,小心!不要弄壞了他口中的寶珠!」
■言外言
口號與行為
莊子喜歡批評儒者,他認為儒家聖人發明種種禮法制度,固然可以成為好人安身立命的準則,也可以成為壞人為非作歹的工具。儒者滿嘴「仁義道德」,壞蛋也可以用「仁義道德」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仁義道德」不過口號和工具而已。
〈詩禮發塚〉故事堛漱j、小儒,可謂飽讀詩書,行為卻和小毛賊無異。不同的是,這兩位賊儒,嘴婸§o很漂亮。他們引「經」據「典」,說墓中死者生前一毛不拔,吝嗇自私,死後含著寶珠又有什麼用?他們既找到盜墓的藉口,於是心安理得,從容毀屍奪寶。如被人發現,他們大概會叫出「替天行道」的口號。只是相比於死者的吝嗇,這兩位賊儒的行為更為卑劣。
今天,也有一大批新時代的「儒者」、「聖人」,也飽讀詩書,為伸張「正義」,也無所不可為。神聖的口號之下,誰理會盜賊般的行為?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同樣適用於今天。
插圖:鍾錦榮
文﹕洪若震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文字學、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長期從事語文教育,著有《生鬼文言文》系列。
[語文同樂 第2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