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一線通」數據被指有不少「水分」,例如同一項資料按語言、年、月分拆成多項資料,令數據集開放總數累積至約7000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主動回應稱,是按政府部門發放資料的模式開放數據,若不計圖像,又不按語言或年月分拆,實則有約1800項數據,強調此數目與其他城市相若。 屋署拆卸令分月發放 泳灘水質分繁簡英 翻查「資料一線通」網站,不少同一項資料按語言或年月分拆的資料,例如屋宇署發出拆卸令的樓宇,是按月將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資料分拆成43項,環保署的泳灘水質則按繁體、簡體、英文分拆為3項資料。 OGCIO網絡安全及標準部(標準分部)系統經理勞敏明解釋,以年及月發放數據,是因應相關政府部門的發放模式;至於按語言分拆,是因為不少政府部門準備資料時已用繁、簡、英3種語文發放,「香港有講英語的人……如果開發者想進攻內地市場,簡體版資料可以令他們毋須翻譯」。 勞說,若將已按語言或年月分拆的資料整合為一,有約3000項數據;若再除去圖像資料,實則有約1800項,即佔目前總數約四分之一。她強調這數目與其他城市相若,而其實圖像資料相當受市民歡迎,以運輸署的交通情G快拍圖像為例,去年使用量超過3億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