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還記得小時候,母親會在七月初七買「七姐盆」,晚上在看得見星空的窗旁「拜七姐」;再過幾天,我會幫母親摺好一大袋「豬腸」般的七彩衣紙,再帶龍眼和白飯等到街上燒街衣;家堛獐p房有個灶君神位,歲晚要拿黃糖、肥豬肉供奉謝灶……現在除了燒街衣外,年輕一代已少見了。步伐急促、經濟主導的大都市,似乎容不下中國傳統文化。 長洲的太平清醮,常被視為香港傳承傳統文化活動的「成功例子」,「成功」的指標在於活動能「發揚光大」,吸引大量遊客,帶來經濟效益。而「成功」的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長洲相對孤立的地理環境,令當地社區團體的強大組織力和凝聚力,未有在現代化城市發展下被削弱。此外是政府的旅遊發展部門,也看中太平清醮活動吸引眼球的內容加以宣傳,如搶包山、飄色巡遊等,吸引大量本地和海外遊客到長洲遊玩消費,經濟上有利可圖。 太平清醮傳統功能被邊緣化 不過,如果只以經濟效益決定傳承傳統文化的方法,可能是另一種破壞與扭曲,正如現時長洲太平清醮的「嘉年華化」,醮期期間長洲居民的生活大受干擾,大眾只聚焦在玩樂競賽的搶包山,反而把傳統祭祀及社區凝聚團結的功能邊緣化。 其實現代社會是否容不下傳統文化?正如同學提及的火龍蚹@,又或是盂蘭燒衣、新界的茶粿製作等,表面上沒有多大的旅遊及經濟效益,但又是否就此失去了在現代社會的存在價值?遙看同是東亞文化、發達社會的台灣和日本,像日本的祭典、茶道;台灣的民間食物和手作等,讓新一代將傳統視為時尚。 我們可見在後物質主義時代,不少傳統文化活動也蘊含現代元素。如果政府能撇開庸俗的旅遊經濟導向考慮,從更年輕、更現代的方式詮釋傳統文化習俗,將是步向同學所提及的:改變香港人對傳統文化觀感的第一步。當然,政府必須願意付出資源去保育,而不是只論成本效益,然後眼巴巴看茪@些傳統文化因缺乏盈利或經濟效益而式微。 文: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副校長 張銳輝 [通通識 第45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