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傳統文化流傳千年,民間傳統與習俗,實為文化瑰寶。可是內地經歷文化大革命後,很多中國傳統技藝都消失了。相反香港這彈丸之地,卻保存不少民間傳統。這確是香港的優勢,我們應思考如何保存它們。
茩姜g濟效益 忽視文化價值
香港向來以重視效率聞名,卻不利於傳承傳統。傳統習俗如「七夕」、「謝灶」在香港已日漸式微。即使是得以流傳的節日,香港人也好像希望將傳統儀式盡量簡化,或只重視其商業價值與促進旅遊的功能,不太重視其蘊涵的文化價值,令人惋惜。
再者,很多傳統工藝亦欠缺新血承傳。以薄扶林村舞火龍為例,火龍紮作人吳江乾曾表示,紮作火龍非易事,縱使他從2010年開始授徒,但願意繼承衣缽的人卻未出現,紮作火龍的方法面臨失傳危機。
有見及此,政府近年茪O保存傳統,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政府亦把重要的傳統習俗,申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且積極推廣及鼓勵民間參與,期望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
近年社區及政府亦合作,為傳統節日加入嶄新元素。以搶包山為例,現今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和數十年前的模式大大不同。除了注重安全,還加入娛樂元素,令不少市民特意前往觀看比賽。另外主辦機構更於比賽前夕在附近的足球場舉行包山嘉年華,讓市民一試搶包山的樂趣。創新令已逐漸式微的搶包山活動得以承傳,更帶來不少經濟效益。
在全球化衝擊下,世界愈趨單一和商品化。不少富傳統地區色彩的文化和習俗,如中國傳統文化,都被商品化的流行文化取代,失去自身民族的特色和內涵。如何維持香港在傳統文化上特有的優勢,不受單一化影響,確是複雜的議題。我認為政策及資源固然重要,但每名香港市民如何看待傳統文化,才是保育的關鍵。
【文章經編輯修改】
文:陳衍聰(香港鄧鏡波書院,中五)
■歡迎同學就時事新聞、社會現象等發表意見,篇幅限600至1000字,請電郵至living@mingpao.com。
來稿請附姓名、學校名、年級及郵寄地址,主旨註明「《通通識》學生投稿」,一經刊出可獲100元書券。
[通通識 第4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