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有600多條鄉村和大量棄耕土地,但城市化令鄉郊文化急速消失。逾300年歷史的荔枝窩村,繼推行復耕計劃後,獲馬會資助5000萬,正籌備復修村內25間村屋供遊客入住,體驗客家文化,料最快2020年完成復修工程;另漁護署亦會為該村等地質公園內的村民記錄口述歷史,記載每條鄉村的獨有習俗,為地質公園加入文化元素。
最快2020年完工
荔枝窩村位於沙頭角邊陲,是香港地質公園其中一個主要景點,是典型的客家村。上世紀50年代是荔枝窩的全盛時期,有450人居住,村民以耕種為主。自1960年代起,不少村民遷居市區謀生,部分遠赴海外工作,其後村內人口急劇減少,村屋破落,農田雜草叢生。
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表示,去年啟動的「永續荔枝窩」,為期4年,由匯豐銀行撥款香港鄉郊基金,向村民租了約4萬平方呎土地復耕,種植稻米及黃薑等。計劃為該村帶來生氣,吸引海外村民回流定居,有村民在村內開設士多,出售當地種植的農產品及客家食品。為讓旅客體會客家文化,最近馬會向鄉郊基金撥款近5000萬元,推行「客家文化體驗村」項目,分兩期復修25間村屋,完成後村民要借出村屋20年,讓旅客租住。
加固重鋪水電 或留部分瓦頂
該村現時約有300多間具客家特色的村屋,屋內客廳一角設置了舂米用的工具「腳踏碓」,上方搭建閣樓,客廳後方是睡房。楊家明說,不少村屋已甚為破舊,牆身剝落,露出牆磚,並不符合現代建築及消防條例,初步評估有需要加厚牆身,鞏固房屋結構,屋內木材要滅蟲或更換,其他如水電亦要重新鋪設,才能入住,部分以瓦片鋪砌的屋頂或可保留。
對於村屋復修後計劃供遊客租住,楊家明表示會按法例向相關部門申請牌照,該署會協調,目前亦未決定營運模式。
村民回流定居 將擴渡輪服務
楊家明說,荔枝窩村位於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地質公園為該村提供平台,讓村民與團體合作,推動不同項目;至今荔枝窩村已有10多名村民回流,部分更已定居,有村民表示下一步會成立管理委員會,處理村內事務,包括與團體商討合作項目,令該村得以持續發展(見另稿)。
政府於2005年已將荔枝窩劃為特別地區(Special Area),規劃級別較郊野公園高,因為當地擁有逾百種植物,當中不乏罕見品種如青藤公和金葉樹等;後來更將荔枝窩納入地質公園的印洲塘景區,是少數結合了生態與人文歷史的鄉村。楊家明稱,為加強地質公園景區內的交通,目標於今年底,將目前假日來往馬料水及荔枝窩的渡輪服務,擴展至吉澳及鴨洲,而荔枝窩村亦會在今年內興建一間遊客中心,為遊客提供支援,是北區的亮點工程之一。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