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二零一七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省博鰲開幕
放大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博鰲開幕會並發表演講
放大
 

其他新聞
挪威首相下周訪華 劉霞恐「被旅遊」
被扣旅澳學者獲准離境
韓SK集團在華電池廠停產
專業醫鬧隊恐嚇:不賠帶300人砸平醫院
江蘇婦產子後欲取回胎盤 醫院清潔工稱「燉湯吃掉了」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博鰲論壇力挺全球化尋找新主角

二零一七年博鰲亞洲論壇日前揭幕。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持續、「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博鰲論壇作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主要對話平台,倡導世界各國共享經濟全球化利益、共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

江迅

三月博鰲,海闊風暖。博鰲「蝶變」,正是全球化鏈條上中國城鎮迅速發展的縮影。十六年前,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漁村小鎮,蛻變為國際知名論壇舉辦地。三月二十五日,作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主要對話平台的博鰲亞洲論壇揭幕。經濟全球化,中國既是追隨者也是推動者。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持續、「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的大背景下,今次論壇年會就「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展開對話,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東方智慧。論壇傳遞的強烈信息表明:經濟全球化的利益不應由部分國家享有,而應由世界各國共用;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不應是部分國家的獨角戲,而應是世界各國的協奏曲。這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一年一度的論壇年會,今次氛圍顯然沒有往屆紅火。從博鰲酒店的工作人員到海南省官員都坦承,今屆規模有所弱化。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中共十八大,中南海新一屆領導人產生,翌年博鰲論壇開幕式,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二零一四年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二零一五年由習近平出席;二零一六年由李克強出席;今屆只是政治局七常委中排名第七位,即末位的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澳洲訪問,早先傳出是政治局排名第四的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博鰲論壇,最終沒有出現。除中國外,二零一五年有十五個國家領導人出席,二零一六年有十一個國家領導人出席,今次只有五個,他們是馬達加斯加總統埃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里斯琴、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阿富汗長老院主席穆斯利姆亞爾、緬甸副總統敏瑞。

今次有一千八百多名代表聚首博鰲,低於習近平出席論壇的二零一五年二千八百人,也低於李克強出席的二零一六年二千一百人。據悉,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五月將首次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峰會,北京將該峰會定位為二零一七年最大主場外交活動,邀請多國政府和國際機構首腦參加;當下正協調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的首次中美首腦四月會談,為了做好周全的會談準備,習近平或許難以離開北京。

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正使得全球化遭遇挫折。論壇今次年會有八十二位國際組織高官和相關國家部長級官員參與。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介紹,本屆年會期間,出席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部長級官員紛紛在開幕式和全體大會等場合,宣示關於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政策立場和主張,他們參與了六十多場分論壇和閉門會議討論,與商界、學界代表面對面。周文重表示,「全球化不能開倒車,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全球化遇挫的背景下,有必要通過每年一次的博鰲年會,為全球化明是非、正視聽,以更具包容性的新思路、新模式,激發人們對全球化的熱情」。正如一名外媒記者感歎中國全球化程度,如果不是因為全球化,她不可能在同一天、同一地吃到美味的海南芒果、欣賞到日本國寶級枯山水大師的作品、見到仰慕已久的一家德國企業首席執行官、聆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演講。

走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之路,中國更懂得開放、包容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中國在推動全球共同發展上更加由衷和自覺。當今之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改變全球經濟南北失衡、推動經濟全球化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二零一六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一點二個百分點,貢獻率達三成九。二零一七年前兩個月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延續著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為世界經濟發展傳遞出更多正能量。

過去一年,以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等形式現身的「逆全球化」思潮引起廣泛關注。全球化到底是「阿里巴巴山洞」還是「潘朵拉盒子」?博鰲亞洲論壇期間,三月二十三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澳洲。李克強在歡迎宴會上說,儘管二零一六年中國對澳洲貿易逆差近五百億美元,但中方堅信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必須透過擴大貿易來解決,而不是關起門來,因此此次訪問將擴大和深化中澳自貿協定。

也是這一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北京公布,有十三個新意向成員獲批加入亞投行,成員總數已擴至七十個。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全球化願景與共識,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無論喜不喜歡,支不支持,全球化就在那裏,這是事實。全球化是趨勢,沒人可以改變。亞投行的成立就是推動形成全球化願景與共識的重要行動。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有興趣申請加入亞投行,無疑加快了把亞投行打造成國際機構的進程,如今亞投行成員已遍布每個洲,據悉,稍後理事會將審批另一批新成員加入。

三月二十五日,博鰲論壇開幕式上,論壇理事長福田康夫在致辭中說,二零一七年以來,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勢頭正不斷抬頭。全球化對於世界經濟整體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亞洲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中受益,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全球化也使其消費者受益很大。他說,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全球化大趨勢,而我們不應無視這些人的關切和利益,必須予以認真對待。「因此,我們要思考建立一個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化進程」,福田康夫說,「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我們要面向前方,探討可行的方向,讓那些反對和害怕全球化的人也能從中獲得勇氣」。在開幕式後以「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為主題的全體大會上,IMF前副總裁、中國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說,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市場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美國股市與亞洲股市的關聯性達八成五。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關聯性也空前提高,大米、鐵礦石、銅、石油、棉花市場價格的關聯性超過七成五。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關聯性也空前提高,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各國GDP增長的關聯性高達八成。只有跨國機構才能解決跨國問題。我們需要在互聯互通的世界,設立跨國的公共機構,開展跨國協調與合作治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儘管全球化有政治上的問題,但全球化也有其自身經濟上的邏輯。自由貿易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護主義拉高了成本,是不經濟的。美國的實施製造業回歸戰略和貿易保護主義,把經濟發展資源投入到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而不是投入到具有競爭優勢的高科技服務業,這是人為對資源配置的扭曲,違反了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發展規律。對於美國徵收邊境稅,則會拉高進口成本,也不利於依賴進口原料和部件的出口產業發展。

全球化是社會現象

新西蘭前總理Jenny Shipley表示,全球化不光與政治、經濟有關,它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全球化時代每一個人的敏捷性比起十年前都有極大提高。人們的預期、民眾的期望發生了很大變化,政府機構要提高敏捷性,以應對這種變化,回應民眾期待。在亞洲、非洲等欠發達地區,國家和民眾需要更加良好的基礎設施,因此,新西蘭加入亞投行,以回應這些國家和地區人民的期待。對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過去十五年做了不少工作,如今卻無果而終,這是大家不願看到的。我們應當提高應對TPP談判變化的敏捷性,可先在小範圍內繼續開展談判,待相關國家人民形成一致意見後,再加入進來。

美國前貿易代表Mike Froman說,三月G20財長聲明中,並未明確提及反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內容。這與以往的聲明有明顯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G20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態度的變化。但也不可過度誇大財長聲明對全球化的意義。目前,亞洲地區一體化推進,包括雙邊、區域性自貿協議正商談中,美國也在部署一系列雙邊自貿談判,因此,全球化仍在推進。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歐盟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標誌,它是全世界最開放的地區。歐盟的貿易佔世界三成,GDP佔世界二成二。歐盟也有質疑全球化的聲音,如英國的脫歐公投,但這是個特例。民調顯示,歐盟人民是支持一體化建設的,但他們不認同當前歐盟的運行模式。所以,歐盟需要改革。每個國家都須變革,以適應這個新的世界,每個國家改革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對歐盟來說,就是要讓歐盟變得更透明、更開放、更多參與到全球化當中去。民族主義、保護主義這些固步自封的戰略,都會造成問題而引發危機。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表示,全球化包括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兩個層面。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利益非常清晰,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是全球化受益者。不同的是,發達國家受益慢一點、滯後一些,甚至出現部分就業崗位轉移至新興經濟體。全球化中出現的負面現象容易帶來政治問題;作為領導人,必須處理好全球化給本國人民帶來的影響。全球化與互聯網等技術創新一樣,對部分產業和人群都會產生衝擊,都是不可能被阻止的;但全球化的負面因素應當得到有效管理。

從今次博鰲論壇上獲悉,未來五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八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六千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七千五百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七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有北京學者說,正如習近平之前所剖析的「中國見解」: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法解決問題;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地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這既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中國釋義」,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中國目標」。

中國如何拆招「逆全球化」?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全球化的「中國選項」目標明確:中國提出了新的全球化理念,可概括為八個字,開放、包容、共用、協調;全球化最重要的是以自由貿易為主線,促進多邊、雙邊自由貿易的進程;「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推動全球化的「新主角」。

 
 
今日相關新聞
博鰲論壇力挺全球化尋找新主角
海外華商與創新發展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