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名校校網中的樓盤(內地稱「學區房」)樓價在10年間如火箭般直線上升,近期更出現天價「走廊學區房」,這些呎價動輒過萬元的走廊「單位」,雖然不能居住卻擁有學位名額,成為炒賣對象。北京市規劃國土、公安及教育部門近日聯手打擊,手段包括不予不動產轉移登記(過契),不予入戶(辦理戶籍)及不給予就近入學資格。樓市專家指,政策對遏制「走廊學區房」炒風會有用,但長遠仍要均衡教育資源,以免校網中樓價畸高。
鄰近名校 百呎售150萬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年內地很多家長為讓子女進入優質小學,將目光瞄向校網中的樓盤,地產經紀也順勢大打「名校牌」,市場上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天價校網盤。其中一個由四合院走廊改建而成的100呎「單位」標價150萬元(人民幣,下同),折合呎價約1.3萬元,讓不少人目瞪口呆。該單位要價如此之高,是因為它坐落於北京市第一實驗小學前門分校的學區範圍內。該「走廊學區房」規定不能改建,不能申請按揭,但有房產證,可以辦理戶籍,且可自動獲得上述小學的學位。
分割院落 車庫廁所可辦房產證
之所以「走廊」都可以有房產證,其實是北京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多平房院落的房產證以前可能屬於一家人,後來分割成很多家,申請時無需查驗圖則就可辦理,於是出現很多個房產證,當中不乏將走廊、車庫甚至廁所分割為一個「單位」的現象。
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之所以出現所謂「走廊學區房」,是因為北京有一些平房屬於私產,呎價特別高,面積小不限購,作為投資產品升值非常快。而北京學區房市場火熱的根源在於教育資源分佈不均,過往多次樓市調控均未對此造成大的影響,過去10年間,學區房樓價如火箭般直線上升。北京最貴的學區房位於朝陽,特別是朝陽外國語學校、北京陳經綸中學等幾個學區,單價基本都超過每平方米10萬元。
針對愈來愈瘋狂的「過道學區房」,《新京報》引述北京市有關部門表示,對於不具備實際居住意義的走廊、車庫、劏房等「異形」單位,規劃國土部門將一律不予不動產轉移登記,公安部門一律不予落戶,教育部門將一律不給予就近入學資格。近期,相關部門還將加大相關審核力度,嚴格按照「三個一律不」執行。
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將就「過道學區房」問題加強檢查力度,確保遏制炒風。首都經貿大學土地學系主任趙秀池教授則認為,短期看遏制「過道學區房」炒風會產生作用,因為「過道學區房」無法取得入學資格、無法落戶甚至都無法交易,但是長期看,要解決校網炒樓問題,還是要在均衡義務教育資源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