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鄭培凱
放大
 

其他新聞
文言範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人物分析(上)
卷二練筆:借鏡反思
綜合能力:校政透明
綜合能力:寫一寫
綜合能力:參考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閱讀篇章:鄭培凱 〈排隊〉

【明報專訊】◆文章簡介

同學常訴說搜索枯腸,無物可寫,其實一粒沙未嘗不可說世界,半片花瓣也可見人情。只要多閱讀,眼界便易開,加上細心觀察,日常種種,信手拈來,便能見人所未見,且能發人深省。

「排隊」誰人未見過?但你又有否想過把排隊能與「人性」、「經濟」、「政治」、「社會制度」連結起來?閱讀本期材料可能使你有所啟發。

◆學習對比

「對比」是把相對應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關的兩面並列,從不同的比較項目(如性質、形象、用途等)加以對照比較。透過「對比」既可讓讀者清楚了解「比較物」的特性,可藉此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本期閱讀材料藉對比香港、台灣與蘇聯的排隊現象,從而讓我們了解「排隊」的底蘊。

(第1段)最近發現,九龍塘地鐵站的月台上,畫了一道道斜岔出去的黃線,指明候車排隊的方向,似乎與以前的標誌有所不同。以前只是畫出三四道粗略的格子,示意車門開啟的地點,預期候車的人等在車門開啟的兩側,讓出當中的通道,以便乘客先下後上。只是預期經常落空,列車還未到站,候車格內就已經擠滿了人,不見了當中的通道。列車剛剛抵達,人們一擁而上,使得下車的乘客像困在圍城中的難民,迫不及待要衝下車去,卻又被蜂擁而上的人群堵住。大家擠成一團,上下不得。我時常想,香港是個法治社會,不是人人都講秩序嗎?怎麼上下地鐵這麼日常的行為,卻一反排隊秩序,如此混亂呢?看到新規劃的排隊斜線,空出車門開啟處整整一半的空間,不准候車人群逾越,讓人順利下車,這才憬然醒悟,畫線排隊,規劃秩序,原來其中還有莫大的學問。

(第2段)在台北搭乘地鐵,發現乘客上下車廂秩序井然,不禁疑惑,難道台北的同胞比香港同胞更守秩序、更文明、更有禮貌嗎?難道台灣人更有法治精神,更知道排隊是民主實踐的體現,是公民權利與義務的平衡,與社會秩序的安定和諧有關嗎?後來發現,台北地鐵月台排隊上車的黃線,畫得清清楚楚,是側斜着劃出去,留出乘客下車的空間,沒有灰色地帶,容不得你渾水摸魚,趁機瞎擠上車。候車的乘客要守秩序,就按照斜岔出去的黃線排隊,魚貫上車。你若是不肯排隊,打定主意要表現「我是流氓我怕誰」,擺出《水滸傳》牛二買刀的架勢,來個霸王硬上車,大概也不會冒出個青面獸楊志,讓你血濺月台。不過,情况也很清楚,假如你不想當流氓,不想讓候車的人群視你為瘟疫,避之唯恐不及,你就不會去霸佔下車通道的月台空間。

(第3段)由此我就想到,排隊有秩序,並非硬性法律觀念的執行,而是因為人們的心理秩序導致,與人際關係的距離有關,與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所說的「自由」(liberty)有關,是個人處身於社會的禮節,是個人修養所表現出的社會認知與禮貌,是體諒到他人自由的理性實踐。我一向佩服嚴復翻譯密爾的liberty觀念,堅持譯成「群己界權」,清楚認識到,個人有自由的權利,也有不妨礙他人自由的界限。因此,排隊有沒有秩序,不是簡單的法治與法律執行的問題,背後涉及人群生活如何有理、有利、有節,如何和睦相處,其實是從古以來智者思考的道德哲學與社會倫理的重大議題。一條候車黃線如何畫,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月台的秩序,也反映了規劃社會秩序的方式,是否思維足夠細緻縝密,掌握了社會行為的現實,是否讓人做出自由選擇的時候,能夠明確判斷是非,按照最合乎大家利益的秩序去排隊。

(第4段)香港人基本上是理性的經濟動物,排隊上車可以避免堵塞,有利於節省時間,也就不浪費「搵錢大晒」的機會。然而,若是規劃得不夠好,只要有個別人貪圖小小的個人便利,稍稍不守規矩,客觀現實就與大多數人的主觀願望衝突,不能充分實現合理的安排,造成大家的不便與不滿,輕則腹誹,重則口角,以至於肢體衝突。

(第5段)猶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聽到的蘇聯笑話,說蘇聯人喜歡排隊,日常生活有一大部分時間都在排隊。分分鐘鐘都排隊,既不煩惱,也不生氣,反而視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捷徑,看見隊伍就排。後面的人問,排的是什麼隊,回答說不知道,反正是你欠缺的東西。也許是肥皂,也許是衛生紙,也許是豬尾巴,排了沒錯。社會主義平均分配,人們享有排隊的自由,也算是另類的平等博愛。

(第6段)香港是富裕的自由社會,排隊有排隊的政治經濟學,核心價值是體現個人自由,達成的手段則是防止濫用自由,以免妨礙他人。在前蘇聯那種物資貧困的社會,人們勉強溫飽,很難說有沒有核心價值,排隊是為了免於個人生活的匱乏。看來排隊有其普世性,問題出在人類繁衍過度,人一多,自由平等博愛都不靈,都得排隊。為免衝突,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排隊的規劃上多下點工夫。

(為出題之便,文章略有改動)

文章曾刊於《明報》世紀版「文字江湖」,2014年12月7 日)

■作者簡介

鄭培凱,學者、詩人,現為中華學社社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出生於內地,成長於台灣,求學於美國。近著《在乎山水之間 》、《品味的記憶》等。

■顧問教師:唯風

- 資深中文科老師,198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先後獲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碩士銜,現為學友社模擬文憑試籌備委員。90年代起開始為《明報》撰稿,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中國語文及文化——文化問題》。

 
 
今日相關新聞
閱讀篇章:鄭培凱 〈排隊〉
閱讀篇章:實戰篇
閱讀篇章:參考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