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世代孩子在網絡世界埵赤齱A養狗養雞種花只是鍵盤上的遊戲,養死了就game over重新再開始,沒有一點可惜。但,現實生活中,生命無take two,如希望子女懂得尊重生命,愛護生命,飼養小動物可說是最佳的生活教材。家中有小動物陪伴孩子成長,不僅有益身心智力發展,對於子女的責任心、同理心亦有積極的幫助。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照顧寵物跟照顧孩子一樣,都是一生一世的承諾,寵物有病有痛,做主人的也要盡心照料,故飼養前照顧者必須衡量自身條件有否足夠能力,承擔這個責任。而較為常見的疑慮是,新手父母擔心新生嬰兒與寵物相處及健康問題,甚至會因為懷孕而棄養。然而,不少過來人及專家也指出,很多時候只是父母過於憂慮,反之更多中外研究指出,小動物與孩子互動愈多,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有更多明顯益處。
當狗仔遇到新成員
「你養得牠們,就要當牠們是一家人。我懷孕時唯一想過是驚BB敏感,但亦從來沒想過放棄兩隻狗,只要花多些時間教導狗狗,自己睇緊一些,除此亦沒有大問題,結果都是自己多心,BB沒有出現任何皮膚及氣管敏感問題。」Helen及丈夫領養兩隻唐狗Ricky與Noggin已有三、四年,去年懷孕誕下兒子,今年剛滿一歲。她回想兒子剛出生,首天抱他回家,Ricky與Noggin都十分好奇,想嗅下BB,Helen隔茬Q子讓牠們「索索索……」,畫面很趣怪。「初初BB喊,牠們反應很大,睡茪F也立即彈起身,豎起耳仔,周圍去看看發生什麼事,不過,很快就適應了BB叫聲,除非哭得淒厲,Noggin就會來探個究竟。」
很多時看臉書的影片,看到那些狗仔會跟小主人玩到「攬頭攬頸」,非常親密,起初以為Ricky與Noggin會跟小主人玩作一團,誰知結果跟預期有點出入。觀察所見,兩隻狗狗大部分時間跟小主人「保持距離」,Ricky有時會走近撤嬌,或不時舔下小主人,而Noggin較喜歡獨坐一角沉思,要Helen呼召牠才願意坐在主人身邊,但坐不足一分鐘已按捺不住走開,叫人啼笑皆非。Helen笑指︰「每隻狗性格不同,Ricky很聰明,懂眉頭眼額,是『世界狗』,會舔下BB,Noggin則比較內斂、膽小,得把聲,鍾意用吠來趕走人,但性格都屬於溫馴。」
不贊成人狗玩得太癲
對於狗仔與小朋友的相處,Helen就覺得不一定要玩到「好癲」才叫親密。「你可以摸狗仔、錫狗仔,但不會俾BB在牠們身上擒來擒去,因為狗狗其實唔鍾意。平日我們會讓BB 餵牠們食洁A打好關係,待他大一點,可以跟狗仔玩拋玩具、幫忙照顧狗狗,這同樣可以建立感情。」有些父母擔心狗仔有時會過度興奮,無心下咬傷小朋友,Helen坦言也有此憂慮,所以她亦會做好安全措施。
「首先,我不會讓BB與狗仔獨處,這些細節位家長要睇緊一些;第二,我們會先了解什麼對狗比較敏感,避開了就無問題,好似有時BB爬近Noggin,Noggin會"woo"佢,因為太接近,我們會抱開BB或者茖e走開,拉遠兩者距離,其實大部分時候牠們不會無故吠BB,除非有事情trigger佢。」
採訪當天,Helen一家五口到了家中附近的狗公園遛狗,這亦是一家人每天的例行活動,她指晚飯後還要多帶狗狗落街走個圈,才叫圓滿。換言之,只要維持狗狗有適當的活動量及空間走動,即使家中多了新成員,牠們亦不會有太大反應,大前提是不能只顧BB,而忽略狗仔的需要。
養寵物敏感風險更低
養狗者都知,帶狗仔行街街幾乎是每天指定動作,若是大忙人,就要慎重考慮了,若擔心時間有限或無暇照顧,養貓、兔仔、養魚或龜,也是不錯的選擇。對於部分家長擔心貓狗的毛髮,增加小朋友患上敏感症的風險,兒科醫生葉夢詩表示,動物毛髮不一定會誘發哮喘或敏感症,除非小朋友本身對毛髮敏感,才會有這個擔憂。事實上,更多研究指出,住在鄉郊或經常接觸動物、植物的小朋友,其敏感、濕疹、哮喘風險比城市小朋友低。因小朋友多接觸動物或不同外來物品(不是在過分保護環境),免疫系統會更成熟,有助增強免疫力。當然,若本身家中成員有敏感症狀,就未必適合飼養了。
「有些人本身養開貓狗,知道懷孕了就想棄養,其實是過慮。首先,並非所有人都有敏感風險;第二,孕婦只要避免清理動物大小便,便可減少感染風險;第三,養寵物家居環境要清潔妥當,如每天吸塵、吸毛,帶狗出街後回家要抹乾淨手腳;若環境潮濕,貓狗亦容易滋生寄生蟲及皮膚病,如主人照顧得好,動物就不會有這些問題。」若家長本身養開寵物,有新生命來臨時,動物都會好奇,主人便要教導隻狗,見到BB別要「太high」,這方面主人要有責任,同時要衡量狗種品性,即使一些溫馴家犬,在受驚之下都會失控。「記得一位家長有次晚上搞BBQ,小朋友及狗隻在花園玩,父母沒有理會,其小朋友處於學行年紀,豈知不小心絆倒,一腳踏在狗尾上,狗狗受驚下自我保嚏A咬傷小主人,那隻狗狗即時表現好驚,家長亦知自己沒縛實狗隻,才導致意外,故也沒怪責狗狗。」年幼孩子不識性,有時或會不經意觸動動物情緒,父母應該適當將動物及小朋友分隔。照顧者如當小動物是家庭一分子,不應該只是想寵物的優點,飼養同時更要了解其脾性。
部分父母或有疑問,我家小朋友只得一兩歲,適合做小主人嗎?她解釋,首先,家長要想清楚動物照顧者是誰,其能力可以照顧到什麼動物。「我明白很多家長想藉養寵物來培養小朋友責任心,但有時亦會一廂情願,照顧責任還是落在家長身上,最後家長卻未必有餘暇同時照顧孩子與寵物,非常辛苦。」如想讓年幼小朋友認知動物,不妨先飼養龜、魚、兔仔或蒼鼠一些小型動物,待孩子升小後,對動物有了基本認知,又有濃厚興趣,父母便可跟小朋友了解動物習性、性格,搜集資料,再評估家居環境,學業情況,有無時間照顧寵物,並要跟孩子約法三章,要一起照顧牠們。
喜歡動物多過玩具
Lily與丈夫餵養了一隻北京狗(bibi),今年已經十五歲,由拍拖、結婚、生仔,牠一直陪伴粌ily家人經歷人生的重要階段,感情十分深厚。「那時做節、出街也會帶茖e,到我懷孕就經常跟bibi說,家中將有新成員加入,又讓牠靠近胎兒,讓牠感受胎動。直至兒子Mika出生,bibi都很calm,反而是Mika對牠十分熱情,很喜歡跟bibi玩。」她笑說,其實,兒子由小到大都喜歡狗仔、貓仔、龜仔多過玩具,朋友揀禮物都送與動物有關的。就算家中未養過貓,在街上見到貓仔,他都會表現得很熱情,興奮得想走近去抱抱牠們。
Lily謂兒子對小動物的熱情,有點超出她的預期,但同樣也可成為一種推動力。「Mika在我朋友住所附近學游泳,而他又很喜歡跟朋友的貓仔(文仔)玩,當他知道每次游泳完就可以見到「文仔」,更會推動他學習。Mika今年三歲半,但已經很懂得關心小動物,天氣冷的時候,他識得關心狗狗,問bibi是否需要穿多件衫,又將玩具衫貼在bibi身上,雖然有點搞笑,但我覺得這是很可貴的,可見他自小很懂得愛護身邊的人和事。」養寵物沒有什麼學術功效,但小朋友可從中學曉照顧、關心別的生命,對孩子成長更為重要。
讓孩子做小主人
在心理學角度,小朋友養寵物對成長是有益的,尤其現時香港大多是獨生家庭,獨生子女容易恃寵生嬌,不懂照顧別人,養了小動物,就可培養小朋友的責任心。眾多小動物中,精神科醫生丁錫全認為,小朋友最適合養狗。「因為狗需要的訓練最多,也最需要花時間陪伴,小朋友跟狗狗一起成長,成為同伴,可建立深厚友誼。」然而他也提醒,狗是認主人的,假如餵食、指令等工作長期由家長進行,唯恐狗狗會不聽小朋友講,因此,一開始建議由小朋友做主人(假如是新狗),狗狗便會服從他,雖然是家中最小,但可以發號施令,這樣亦有助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醫學層面,動物治療對於有情緒問題人士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如不少外國長者就喜歡養貓來解悶。「很多獨居老人家不喜歡外出,但一個人悶,又有些焦慮,養貓不用出街,見到牠們懶洋洋、很舒泰,心情也會平靜一點。此外,一些有潔癖的強迫症患者亦會養貓,由於要清理大小二便,對於乾淨程度會妥協。」
為動物離世做心理準備
然而,養寵物終歸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牠們的離世。丁醫生指,若小朋友只得七八歲,寵物離世,對他情緒影響可能很大,故建議若養新寵物,可由小朋友初小開始,如此他跟動物一起成長,到孩子十五六歲,即使動物離世,人成熟一點會較易處理。假如寵物開始步入中年,小朋友還小(如讀幼稚園),就要開始告訴孩子,寵物會百年歸老,早點進行心理輔導,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接受寵物離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