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重於愛?是理想還是無奈?
【明報專訊】日劇《僱傭妻子》說的是「假夫妻」在同一屋簷下漸成真愛侶的故事。這種「同居日久生情」套路常見於中日韓戲劇,正反映東方文化潛意識:一如士族婚姻主流的先結婚後培養感情,同居磨出的「情」常是婚戀關鍵。
婚姻難自主 配偶多只屬生活伴侶
正如《僱傭妻子》中男女主角的關係一度有帥哥介入,這種同居套路慣常出現浪漫夢幻的競爭者,似有激情對抗長情的象徵意味;而主角大多選擇長情的一方,正好點出東方愛情觀。由於傳統上婚姻是人生必需品,但配偶卻多由家族選擇,其角色更在於生活伴侶,才會重視強調關懷的「情」,而把淡淡的相敬如賓視為理想。名儒司馬光堅拒納妾但毫無情趣,其婚姻卻被奉為典範。
當然古代也並非沒有戀愛結婚,從漢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宋代趙明誠與李清照「賭書消得潑茶香」廣為傳頌,乃至明清才子佳人小說湧現看來,古人最渴望的還是自由戀愛的婚姻。但這只是事實的一面:司馬相如顯達後曾想納妾,因卓文君要求離婚而作罷;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後「失節」再嫁,卻深感被騙而不久離婚,也有學者認為她後期詞風淒苦原因之一是趙明誠納妾。
夫可納妾 男女非對等
不難看出,戀愛婚姻的先決條件是丈夫的態度:男方擁有納妾的權力,當感情變淡時未必會盡力維繫,女性卻無處可逃只能默默承受。宋代朱淑真即因與丈夫不合而只能寫詩詞排遣,而李清照再嫁亦頗受批評,蘇軾續弦納妾卻成為美談。清代雖有很多女性書寫愛情,但書寫婚姻不諧的亦不罕見,大才子袁枚便謂:「近日閨秀能詩者,往往嫁無佳偶。」歸根究柢,東方傳統父權觀念下一直要求女性賢淑順從,這正是《僱傭妻子》的重要設定——女主角「狂妄」(小賢ウゆ)而屢被前男友拋棄。
家族態度 戀愛最大難關
但縱使夫婦融洽,還有另一幅高牆——家長。正如不少才子佳人小說的女主角被父母逼婚而靠皇帝(最大的家長)賜婚才大團圓,由於戀愛結婚多非「父母之命」,總易引起家族不滿,漢詩〈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夫婦、宋代陸游與唐琬便是遭家長拆散,而司馬相如夫婦也是因岳父原諒才能脫貧。最終要戀愛結婚,就要有捨棄名利及家族的決心,例如清代《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娘被家族排擠而生活艱苦仍自得其樂。
說到底,傳統重「情」是不能選擇「愛」的無奈。就算明清出現女詩人輩出的吳江葉氏、錢塘袁氏等較尊重女性的家族,卻還是受門戶婚姻所困,而有恐婚、自憐之詩。難怪明清會湧現《再生緣》、《子虛記》等女性拒婚的彈詞作品。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