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卷一 資料回應題
「政府發展棕地作住宅用途能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參考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資料A
本港棕地面積分佈及用途(公頃)(見表)
◆資料B
政府「先棕後綠」惹質疑
爭議不絕的元朗橫洲發展事件中,政府表示將以「先易後難」方式在橫洲興建公屋,予外界欺善怕惡的印象。事件中善的是居於橫洲綠化地帶、因要建屋而被迫遷的非原居民;惡的無疑是在棕地經營車場的新界鄉紳。有民間團體質疑政府這種「棄綠保棕」的做法,既未能達至2012年政府初次規劃提出興建17,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亦未能保護農地、鄉郊的生態環境。政府雖表明將分三期達至目標,並先在第1期興建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但市民的質疑仍不絕於耳。
有民間團體表示,如今棕地多已不作農業用途,不涉及保育問題,如果要覓地建屋,相較開發郊野公園、填海等方式更容易取得社會共識,政府應優先發展棕地,同時處理棕地造成的污染。然而,棕地一般夾雜大量私人業權土地,根據發展局的數字,元朗南將規劃發展的216公頃土地中約一半為棕地,私人土地約佔八成。此外,基於歷史原因,不少新界土地業權不清,也增加了收地難度。
——綜合2016年9月的報章資料
◆資料C
綠化地帶起生態緩衝作用
近年特區政府從多方面增加土地供應應付住屋需求,在社會引發很多爭議。民間研究組織提倡優先發展棕地,認為棕地是歷史上新界地區規劃不善的結果,很多成為了回收場、貨櫃場等,對附近農地及綠化地的生態及居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現時政府觸及棕地的發展計劃(包括洪水橋及屏山),只佔全港棕土面積不足三分之一,仍有大量可以重新整理及檢視的空間。橫洲發展要開闢建屋的綠化地,原是市區和郊野公園之間的屏障,從規劃角度來說對維持市民生活水平十分重要,既可改善空氣質素,亦能緩和熱島效應,政府理應盡力保留。
——綜合2015年12月的報章資料
■答題示範:?多元角度?具體例子?解釋理據
?學生答案/教師評語/(見圖)
◆整體評語
?同學大致能掌握提問重點,不過宜加強運用相關概念解說
?能運用多角度思考分析政府發展棕地作住宅用途如何能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惟部分觀點的解說欠仔細
?由於此題目屬卷一資料回應題,故要求善用各則資料解釋其立場,雖然同學能引用部分相關資料支持,但顯然並不足夠
?成績:6 / 8
◆答題策略
?適當運用提供的資料作答
?運用相關知識及概念(如住屋問題、可持續發展、生活素質等),恰當引用資料例子輔助說明
?可從住屋需求、健康、環境保育等角度分析,清楚及合乎邏輯地說明政府發展棕地作住宅用途能否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
◆答題框架
> 一.提出個人立場
> 二.提出不同角度的論點並引用資料事例支持
> 三.嘗試提出反方觀點並加以反駁以鞏固個人立場
> 四.總結並重申個人立場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李嘉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