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趟藝文之旅開始前,先請你回答一個問題:維多利亞公園、利園山道及鵝頸橋在香港什麼地方?銅鑼灣?原來開埠初期,「灣仔」的範圍包括現今銅鑼灣和天后。作家鄭政恆帶領大家開展不一樣的文學散步──「灣仔藝文邊走邊講」。
■鄭政恆
作家、影評人,2004年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是第一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得獎者之一,現任職於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曾任教師,任教學校位於灣仔區,故熟悉附近街道,後來寫下〈灣仔老街印象〉、〈灣仔怨曲〉等作品。
鄭政恆是「九龍人」,家住九龍區,念的學校也在九龍,就讀中學時,平日的活動範圍離不開學校和家中。中學畢業後的暑假堙A有的是時間,他便開始在不熟悉的地方走走逛逛,「其實都只是『亂行』,看看別人的生活,留意細節,想了解這個城市,發掘(每個地區的)特色」。他以西環、上環一帶為起點。大學畢業後當了兩年音樂教師,在任教學校附近的灣仔區閒逛已成習慣。現在,由他來介紹灣仔東幾個地方,且看你的觀察與他的分別吧。
「觀察有感,便是寫作之本」
有人從地方想到文學,有人受文學啟發,想到訪某地方。鄭政恆認為灣仔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個「生活的地方」,「這埵釵磲漲a方,有茶樓,有舊樓,有街市……灣仔就夾在中環和銅鑼灣這兩個商業中心之間,好似一個喘息的空間」。他鼓勵學生「多行多走多看」,不一定是要以寫作靈感為目標,「不用設什麼目的,也不一定要指定路線圖」。他在香港如是,在澳門如是,在遠在異國的溫哥華也如是。能觀察,有所感,便是寫作之本。
◆第1站:維多利亞公園
每逢農曆新年,維園年宵市場總是人頭湧湧,有多少人留意維園正門的女王銅像?鄭政恆說,本來中環的皇后像廣場真的名副其實放置茪k王的銅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重置到現時的位置。
以維園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從來不缺,如香港作家辛其氏的小說〈我們到維園去〉、由內地南來的作家司馬長風的〈公園堛漸@界〉都是有名的篇章。鄭政恆介紹地方背景後,便從地景走進文學,從作品中探索維園的當年今日。
到公園堨h的人,目的相當複雜……有的人去寫文章,有些人偷偷摸摸去放炸彈。我記得維多利亞公園發現過兩次炸彈,雖沒有傷人,可是好久提不起興致帶娃娃去玩了。
——節錄自司馬長風〈公園堛漸@界〉,《中國學生周報》,1968年1月26日
今天供人休憩,過時過節又會辦年宵、工展會以及各種節慶活動的維園,原來在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曾是示威者放置炸彈的地方。除此以外,鄭政恆說維園也與本地的政治運動有密切關係,「例如(維園)是始於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的地標,也是紀念六四事件的燭光晚會的舉行場地」。
1971年7月7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在維園舉行「保衛釣魚台七七大示威」,後來政府暴力鎮壓,並拘捕示威者;其後兩個月,維園也有保釣集會,均有逾千人參加。凡此種種,皆成為文學作品的題材,如由內地移居香港的詩人黃燦然,其作品〈維園〉中,也記錄了自己與友人參與六四燭光晚會的情景。
◆第2站: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這個看似是中式廟宇的建築,原來是一座教堂。中西合璧的建築背後,原來也有段古。中國在19世紀飽受外憂內患影響,鴉片戰爭過後,更多西方傳教士來華,他們本不受華人歡迎。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原址本為一所棲留院,收留窮苦婦女;後來,聖公會為了令教會更加「本地化」,便在興建教堂時使用中國古典建築。鄭政恆說:「外圍的飛簷斗拱顯示中國特色,也融合了西方文藝復興的風格。」
◆第3站:禮頓中心對面防空洞
禮頓中心附近一條小巷堛漕儐贗}在二戰時期由政府興建,在日軍空襲時讓平民躲避,是全港最長的防空洞,總長2.5公里,有多個出口。
維園令鄭政恆想起不同文學作品,地方是因,文學是果。他平日經常在大街小巷走走逛逛,仔細觀察,以期有天會化作寫作靈感。這大隱於市的防空洞倒不是他閒逛時發現的,「我本身很喜歡內地詩人穆旦〈防空洞堛漣蝐☆痋r一詩,所以想找個真的防空洞,在媕Y念這首作品,感受當中的氛圍」。
他向我,笑荂A這兒倒涼快,
當我擦茼蔓],彈去爬山的土,
當我看見他的瘦弱的身體
顫抖,在地下一陣隱隱的風堙C
——節錄自穆旦〈防空洞堛漣蝐☆痋r,1939年4月
◆第4站:鵝頸橋底(堅拿道天橋底)
鵝頸橋底以「打小人」聞名,你對這獨特的地名由來可有認識?鄭政恆翻查資料,發現附近的黃泥涌谷本是沼澤。1846年英國政府有意開鑿運河疏導水流,以開闢馬場;運河建成後,以時任港督寶靈爵士(Sir John Bowring)命名為「寶靈頓運河」。運河又長又窄,且彎彎曲曲,有如鵝頸,故俗稱「鵝頸澗」,上面的寶靈橋便稱為「鵝頸橋」,附近亦有寶靈頓道(Bowrington Road)。
1921至1929年間,香港政府為進行灣仔填海工程(Praya East Reclamation Scheme),將運河修為暗渠,同時將原本的鵝頸橋拆掉;到了1970年代,政府在紅磡海底隧道通車前,於鵝頸橋原址上方興建行車天橋,亦即現在的堅拿道天橋。鵝頸橋底打小人這道獨特的人文風景,除了被民政事務局初步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還吸引作家的注意:
在這長長橋下
引人注目的鎮妖壇長設
嘴巴一U一張如魚
鞋底一上一下重重垂落
力量賽過大象巨足如椽
小人還想往哪兒逃
黑心爛肺休想逃出義憤的鞋底
——節錄自譚帝森〈鵝頸橋風情〉,《素葉文學》第37期,1992年6月
■知多點
棉花路無棉花?
沙田坳不在沙田、柴灣角街不在柴灣,是常識吧?棉花路的命名卻真的與棉花有關。19世紀末,該處為全港首間棉紡織廠「香港棉紡織染公司」的廠房,後來工廠北遷,只留下路牌作紀念,故棉花路的路牌(小圖)不像平日所見的一式一樣,而是鏽[斑駁的。
■知多點
維多利亞城與四環九約
香港開埠初期,港英政府開闢香港島北部海傍地區為城區,命名為「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華人對維多利亞城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名稱:「四環九約」,兩者範圍基本一致。四環包括西環、上環、中環及下環,其中下環即灣仔。灣仔中又分成三「約」,涵蓋今軍器廠街至灣仔道、灣仔道至鵝頸橋街市、鵝頸橋至銅鑼灣。由此可見,現時天后及銅鑼灣港鐵站附近的地方,以前都屬於灣仔。
文:鄒靖儀
圖:鄒靖儀、資料圖片、香港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