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頭戴笑佛面具,手執一把大葵扇,他是大頭佛。
當鎂光燈集中在亂舞的獅身,大頭佛傻頭傻腦在旁閒逛,原來面具背後藏茪d頭萬緒,準備隨時出手「執生」。曾經,大頭佛只被視為舞獅的配角,如今,大頭佛也能當主角,除帶動整個舞獅表演的氣氛,更化身成年輕版的「大頭仔」、「大頭妹」,成雙成對為婚宴添加色彩。
明報記者 劉嘉裕
舞獅表演有一定的套路,但大頭佛卻講究臨場發揮,遇到舞獅「甩轆」的時候,便是大頭佛展現功架的好時機,夏國璋龍獅團第四代傳人夏敬文說:「舞獅不慎把地樁踩跌,大頭佛會把地樁扶正,若獅子採青時「青」掉落地,也靠大頭佛臨場反應,撿回青餵給獅子」,一次次突發事故全靠大頭佛化解。
曾有獨腳戲展功架
原來,大頭佛有屬於自己的獨腳戲——《瑞佛戲獅》。夏館第三代接班人夏德建指出,以前一套舞獅表演可長達45分鐘,當中有三分之一橋段由大頭佛「擔大旗」,「故事開始時,獅子仍在睡覺,大頭佛先去擔水,再刷牙洗臉」,之後會與獅子展開一場鬥爭,從中展現大頭佛的功架,但隨蚖R獅表演時間縮短,大頭佛的戲分也大幅減少。
與獅二為一體 自創動作炒熱氣氛
大頭佛的面具以紙製作,人手上色,如此精細的手作品,遇水即溶,更非常容易變形,「(面具)用幾場就爛,外國人見到覺得好得意,拍兩拍就會扁,跌落地又會甩色」。而大頭佛精靈活潑,不是人人也適合做,「就算識做獅尾、識打鑼敲,若演出者無調皮的感覺,做大頭佛亦不會生鬼」。夏敬文回想,曾有性情內向徒弟飾演大頭佛,「整場表現只站在原地,動也不動,指示他要活潑點,仍是在原地」,結果那場表演缺少了活潑的大頭佛,有少許失色。
要演活大頭佛一點也不容易,師父只會教授基本規則,如要跟獅子同步鞠躬,展現兩為一體的合拍度,其餘的動作則交由學員自行創作,務求把現場氣氛帶到最高點,「要自己不停創作,構思一些連自己也感有趣的動作,若我們把大頭佛的動作限制在框框內,表演者可能只做你教他的那一套,不會主動構思屬於自己的動作」。
新版大頭仔大頭妹婚宴登場搶鏡
隨荇犮N變遷,大頭佛也與時並進,近年發展至有「大頭仔」,面具樣子較年輕,性格亦更鮮明,最主要搞氣氛,勁歌熱舞也難不倒大頭仔。婚宴上也有舞獅表演,近年夏館安排大頭仔、大頭妹粉墨登場,成雙成對在婚宴上客串搞氣氛,「攬攬惜惜是指定動作」,有時比一對新人更搶鏡。可事實上,大頭妹未必由女生扮演,「其實大頭妹面具背後也是男生。」夏敬文笑說。
看茪j頭佛在舞獅旁邊不停遊走,時而逗觀眾玩,時而帶領現場觀眾拍掌,肩負起炒熱現場氣氛的重任。
跳梅花樁得到的歡呼聲、採青得到的掌聲,通常都歸於舞獅,在今年的農曆新年,不妨多留意在旁無時無刻掛荅瑭y、傾力演出的大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