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金有價目表 如公開斂財
不少中國民眾的十一記憶,是隨長假而來的「紅色煩惱」。無論熟或不熟,收到帖子都得大失血,即便非親非故、十幾年沒聯繫的朋友發來「紅色炸彈」,也得義務包個大紅包。沉重的「份子錢」制約,使單純的祝福變調,甚至變成「公開斂財」。
近年中國婚禮「份子錢」價碼愈漲愈高,1000元人民幣10張紅鈔票成為「基本價」。有新人甚至直接向收帖者發「禮金價目表」,或直接提供戶頭帳號,要求賓客匯入。
有些收到帖子者,與新郎新娘非親非故,或者已許久沒連絡,甚至想不起來新人的名字,卻莫名收到邀請。這時,義務性的「隨禮」就成了負擔,使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喜事,變成讓人吃不消的「人情債」。
「份子錢」的起源和農耕文化相關,最早指熟人圈互相集資,向某人送賀禮,原本並不局限於婚事,做壽、滿月、動土、喪葬都可以「湊份子錢」,是一種原始的互濟互助形式。如今湊份子錢的「隨禮文化」以婚喜事最盛,成為祝福新人的方式。
有網友調侃,在盛行的「份子錢文化」下,對新郎新娘而言,擬定婚宴的請客名單時,恐怕是這輩子記憶力和聯想力最好的時候。
除婚禮外,生孩子、寶寶過百天、上大學、升職、搬家、老人祝壽,也都有請客隨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