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單元出售 書局難全入貨 買通識書 學生撲足一個月
【明報專訊】暑假接近尾聲,學生都趁此段時間四出買書,有居柴灣的初中學生說,為買「生活與社會」科其中一本教科書,找了港九5間書局才購得。書店負責人表示,教育局年前要求出版商把「生活與社會」(初中通識)科分單元送審,往往牽涉近30本書,書局難全部入貨,令學生家長較難買齊書。
另外,教育局於5月中旬發信予出版商,要求書商獨立出售課本及原先隨書附有的學材(如作業、光碟) ,又呼籲出版商,如遇書商拒絕此做法,可通知學校用家及教育局,有書商認為此觸犯《競爭法》而沒有跟從。
課本分拆學材便宜1元
本報記者昨到油尖旺區書店觀察學生購書情G,居於柴灣的姓鄭的中三學生,為他書單上還未買到的最後一本書奔波整個月,「我由7月中找了5間書店,終於買到了」,這本書是「生活與社會」科的其中一個單元,而該科設29個單元,一般中學只會選取當中3個單元。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漢基指出,由於編寫「生活與社會」的出版商至少6間,「若我入齊6間出版社的中、英版本,起碼有348本書,即使有地方放也會有很多賣不去」。他指過去一向做法是只選取較熱門的出版商及單元,如多人查詢才會訂購其他單元,令較少學校選擇的出版商及單元變得「難搵」。
另一名家長黃太亦表示,找了3間書店仍未買到其中一本高中通識教科書,她憶述過往3年為兒子買書,「生活與社會」科往往都較難買到,有時直至開學半個月後才能購置。
此外,教育局於2011年起分階段推出「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本為免課本與教材綑綁銷售,盼減輕家長負擔;該局今年再下一城,要求出版商向書店提出,課本零售商獨立出售課本及學材。不過,某出版社的課本及學材套裝售價本為45元,單書售44元,但單售工作紙則售16元 ,套裝及單書售價雖只相差1元,但出版商因需先統計有多少學校使用套裝或只購買書或學材,令今年遲了印刷。
校長會:未見書價跌 須檢討政策
石漢基指出,幸今年仍有大部分學校使用套裝,令書供應只是遲了兩星期,他擔心以後一半學校使用套裝,一半只使用書或學材,便會令出版商及書店失預算,最後影響的仍是學生及家長。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指出,教材分拆原意雖好,但實施以後看不到書價有下跌[象,也令出版商及書店叫苦連天,認為教育局應檢討執行細節。